
黄草镇,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下辖镇,地处资兴市南部边境。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汝城县马桥乡、岭秀乡、文明乡交界,西北与滁口镇接壤,东北与东坪乡相邻。黄草镇行政区域面积358.45平方千米。
1950年,黄草乡属五区。1993年6月,撤乡建镇改名黄草镇。2015年11月,撤销龙溪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新设立的黄草镇、白廊镇;东坪乡、黄草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黄草镇。
截至2020年6月,黄草镇下辖1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
建置沿革
1950年,黄草乡属五区。
1951年,增设六区,黄草乡属六区,区公所驻黄草街。
1956年,撤区并乡后设黄草乡。
1958年10月,成立钢铁公社,
1961年7月,改称黄草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改黄草乡。
1993年6月,撤乡建镇改名黄草镇。
2015年11月,撤销龙溪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新设立的黄草镇、白廊镇;东坪乡、黄草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黄草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黄草镇下辖1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湖心,丰林、高田、前程、黄家、乐洞、羊兴、周塘、大水口、乐桥、东坪、秋木、源坑、太玉、黄草、金水、金牛、长兴瑶族、雷公仙。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草镇地处资兴市南部边境。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汝城县马桥乡、岭秀乡、文明乡交界,西北与滁口镇接壤,东北与四都镇、东洛乡相邻。黄草镇行政区域面积358.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黄草镇山高坡陡,落差大,河床坡降大,是典型的高山区。最高点为雷公仙,海拔1515米;最低点为东江湖水面,海拔285米。沟谷发育多呈“V”型,山体总体呈圆锥体,坡度都在25℃—60℃左右;海拔多在300—750米之间,坡地面积占全镇面积的70%以上。土壤以板页岩、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山地黄壤、砂石土为主。土层较薄,以红壤、黄壤、砂石土壤面积最广,占60%。
气候
黄草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宜林木生长。
交通运输
2011年,原黄草镇内有水陆交通与外界相连。陆路有县道X019线贯通全镇,村村通水泥路,通村公路总长92.9千米。有农村客运站一个,开通了往汝城县、郴州市的客运班车。水路有客运航线4条,分别通往东江大坝、白廊、滁口、东坪及该镇移民村,主航道水路近200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黄草镇因“草黄”而得名黄草又名黄草坪,古籍上也称黄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