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川藏线挑战重重?揭秘为何每年骑行者络绎不绝,隧道开通后的318新篇章

骑行川藏线挑战重重?揭秘为何每年骑行者络绎不绝,隧道开通后的318新篇章"/

骑行川藏线(G318国道)"难度非常大",这几乎是所有经历过或了解这条线路的人的共识。但这巨大的难度并没有阻止每年成千上万的骑行者奔赴这条“传奇之路”。
"为什么骑行川藏线如此难?"
1. "地理环境极其险峻:" "海拔极高:" 线路穿越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途有多个海拔超过5000米甚至6000米垭口(如高尔寺山、东达山、米拉山、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等),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极易发生高原反应。 "气候多变:" 高原气候特点鲜明,一天可能经历四季,晴雨不定,风雪、冰雹、强紫外线等极端天气频发,对骑行者的体能和装备都是巨大考验。 "路况复杂:" 川藏线大部分路段是柏油路,但部分路段路况较差,有连续的陡坡、长下坡、弯道、碎石路、甚至土路,路面不平整,对技术和车辆都有要求。长下坡对刹车损耗极大,也考验骑行者的控车能力。
2. "补给和住宿条件有限:" 沿途经过的城镇和村庄间隔较远,许多路段人烟稀

相关内容:

早上从如美出发,今天从如美到东达山旅游服务中心,也就是东达山下面的一个村庄。

早上一如既往的重复着昨天的事情,还没出发就先换根新内胎,经常扎胎就该考虑自己人品了,这下又学会了一门生存技能。

出门沿着澜沧江顺流而上,又是基情满满的一天,看着江里面和河水波涛汹涌,就如同“激情四射”的我们。

最近出发天气都比较好,伴随着太阳的升起,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这段路其实算是川藏线比较危险的一段,左边是悬崖,右边是看不见头的山体,时不时还掉个小石头下来。

休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段路,不要靠得太边缘,免得稍不注意踩滑,直接就到“湄公河”了。10km的上坡抵达觉巴村,这里在前两年还是靠太阳能提供电能,现在觉巴山修隧道才通了电。

值得庆祝的是觉巴山隧道在大部队出发当天(9月9号)全线贯通,觉巴山隧道的全线贯通,也成为了川藏线上最长的一个隧道(6995米),具体通车时间待定,自此川藏线又少一危险路段。

觉巴山,这座在地图上看简直属于“绕肠子”的山,让人"恶心”的就是爬了半天你还可以看见早上出发的地方。看着这山瞬间就有想搭车的想法,心里面想着,好好的在家吹空调不香吗?

望山跑死马,默默的给自己加油打气,鼓励自己,颤抖吧!西蓝花,哈哈哈。此刻写下这句话的同学,绝对是崩溃的。

每次爬上一座山口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停下来,拍个照片,证明自己骑上来了,曾经心心念念的川藏线,如今就在自己的脚下,成就感瞬间爆棚。

搭车小分队,又忍不住了,这一届的差别挺大,骑得快的很早就到了,骑不动的和蜗牛一样,所以后续的骑友一定要忍住,不然真的是搭车一时爽,一直搭车一直爽。

觉巴山,海拔3911米,又征服了一座高山。第一次骑行川藏线的我们无法预测会遇见什么样的风景,也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人。

我们心里总是满怀期待,骑行路上一直在坚持,只有在路上才能学会坚持,看见的风景也才会刻骨铭心。

上坡时候多难受,下坡就多舒服,说不定坚持一下拐个弯就到了,骑行的魅力在于此。

下山后沿着河谷逆流而上,14km的爬坡,抵达今天的目的地,容许兵站,这个曾经住宿的床,还是用啤酒瓶搭起来的村子里面,坐落在东达山脚下。

村子的条件设施也在逐渐完善,通电、通信号等等,正在尽量的满足旅行者们的需求。晚上这伙食开得有点好,全是大菜,居然还有炖鸡汤。

明天“人生新高度”翻越东达山,5000+的海拔,体验不一样的高原之美。未完待续......

发布于 2025-09-03 20:27
收藏
1
上一篇:初探西藏之旅,为何滇藏线成为第一次骑行进藏的首选? 下一篇:318川藏线深度行记,走过后方知,为何318成心灵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