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真奇妙|哈萨克斯坦文物之冠,一件独领风骚的国宝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要在浩瀚的哈萨克斯坦历史文化遗产中只选一件代表“丝路真奇妙”的文物,确实需要仔细斟酌。考虑到“丝路”的核心是交流、贸易、融合,以及哈萨克斯坦独特的草原文化和与东西方文明的联系,我认为"阿克·穆拉尔(Ak Mural)—— 即“白色骏马”雕像",当之无愧地可以担当此任。
以下是选择它的理由:
1. "草原文明的极致象征:" 阿克·穆拉尔是古代哈萨克(及相关游牧民族,如斯基泰、萨珊波斯等)艺术的杰作,通常被认为描绘的是象征财富、力量和纯洁的白色骏马。马是游牧民族的生命线,是他们出行、战争、狩猎和祭祀不可或缺的伙伴。这尊雕像完美地体现了哈萨克草原文化的核心——对马的热爱与崇拜,以及游牧生活的精神世界。
2. "丝路交流的缩影:" 这件大约创作于公元1-3世纪的雕像,其艺术风格融合了草原民族的原始活力与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精致工艺影响。它不仅仅是哈萨克本土艺术的产物,更是东西方文化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碰撞、交流与融合的生动证明。它身上可以看到草原艺术的雄浑奔放,也可能借鉴了波斯艺术的造型理念,是跨文化对话的结晶。
3. "“奇妙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如果只选一件文物来代表哈萨克斯坦的历史,1970年出土于阿拉木图伊赛克墓地的金人则是毫无争议的唯一选择。
按照专家的推断,它的主人应该是塞人(塞种人)的一位贵族。这个民族曾出现在《史记》与《汉书》的记录之中,但是因为距离中国实在太过遥远,所以中国史料对于他们的记录不像匈奴、乌孙这些民族那般详尽。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加之这些精美出土的文物,透物见人,为我们还原塞人(塞种人)这个活跃于欧亚草原中部古老游牧民族的生活面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以这件金人为例,经过认真的修复,一位塞人(塞种人)高级贵族的形象被成功复原——它全身布满金饰片,异常地尊贵奢华。头戴民族特点的尖顶长帽,上面装饰着大量的纹饰——有源自波斯“格里芬”这种有翼神兽的图案,还有游牧民族喜欢的大角鹿、雪豹等动物元素。其中,大角鹿也随着早期草原丝绸之路传入到了中国。
虽然,史料关于塞人(塞种人)的记录不算详尽,但是以金人为代表的出土文物则填补了空白,让中华文明跟这个塞人(塞种人)创建的游牧文明之间的距离迅速地拉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