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文化名人马未都一句吐槽“西湖醋鱼不怎么好吃”竟然把这道百年名菜给整“破防”了,让老杭州们很不淡定,纷纷起而反驳。
南北吃货网上掐得那叫个热闹!
甚至有人危言耸听,称马未都这随便几句牢骚,可能会毁了西湖醋鱼百年招牌!
至于么?
那样的话只能说明西湖醋鱼这老招牌还不够硬!

本博要说的是,早于马未都吐槽西湖醋鱼“太难吃了”的是成龙!
此典出自正在热映的成龙电影《捕风追影》中。

扮演正角黄警官的成龙与扮演反角劫匪的梁家辉有一段关于西湖醋鱼的戏,很是有趣。
梁家辉自称师傅是杭州人,所以他烧得一手好西湖醋鱼。


成龙为了接近梁家辉,竟然吃了梁家辉亲手做的西湖醋鱼。
结果这道西湖醋鱼把成龙吃出了“内伤”,直言“难吃死了”。
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这样一“叠加”,西湖醋鱼突然成了热搜话题。
结果不搜不知道,一搜发观,不止马未都和成龙吐槽过西湖醋鱼,还有不少名人明星在网上都对西湖醋鱼表达过体验感,基本上没几个说”味道好极了”。

评价最高的当数陆毅一家。
今年春节期间,陆毅携一家老小去杭州挑战吃西湖醋鱼,他和妻子鲍蕾都表示”好吃”,但最后却强烈推荐叫化鸡,并说“就这一道莱就够了!”
都是聪明人,陆毅两口子也知道要视频直播,作为明星和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用餐,说错话的后果是难料的。


东北喜剧演员王宁挑战西湖醋鱼,干脆不说话,把塞进嘴的西湖醋鱼直接吐了出来,比用语言描述效果更佳。
上个月大孝子洪剑涛带86岁老母亲去杭州吃西湖醋鱼,去的还是当地有名的老店。
结果老太太刚吃了一口就再也不吃了,后边干脆点了一罐雪碧就着吃菜!
洪剑涛把“原汁原味”吃饭情景发网上,结果有人说他这是在故意黑西湖醋鱼。

综合网上吃播体验,说西湖醋鱼“不好吃”者首先因为它腥,再就是酸!
西湖醋鱼和我们常吃的糖醋鱼不是一回事,烹饪方式和味道差别很大。
西湖醋鱼属浙菜系,区域以杭州江浙为主;糖醋鱼属晋菜系,因口感大众化而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
这次马未都无意识吐槽,演化成一个美食文化事件,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西湖醋鱼,这也算一件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好事。
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南北差异和交融正是在这种碰撞中更为丰富和“入味”。
我倒觉得,这次的”西湖醋鱼事件”搞得“满城风雨”,全国关注,简直是一次反向宣传的好机会。
你瞧人家“难吃”界扛把子北京豆汁,就是反向宣传的典型。

全民都吐槽那要多难喝有多难喝。
恰恰是那让人难以下咽的泔水味,让每个到北京的人都不信邪,想亲自试试豆汁究竟有多难喝,于是,这个北京知名小吃就这样“生生不息”传承下来了!
杭州应该感谢马未都的吐槽,若有老字号大张旗鼓趁热打铁请马未都再吃一次,叫上媒体见证,看看马爷是否还吐槽呢!
西湖醋鱼到底好不好吃?
口味这东西,因人而异,一个家庭之內,同一父母养大的兄弟姐妹之间往往都会出现口味差异大现象,比如哥哥喜好咸麻辣,妹妹却偏好甜酸淡;弟弟爱吃炒米饭,姐姐钟情干拌面,你说奇怪不奇怪?
西湖醋鱼主打味道当然是醋,是酸味,定是不放盐的。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百味盐为首!
日常饭菜中,可以没醋,但绝不能少了盐!
所以,不少吃货为西湖醋鱼这道菜支招,"蘸着酱油吃口感会好很多”。
可见,纯粹吃醋浇烹之食,别说是鱼,放其它食材身上也不好吃!
俗话说,众口难调。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我们去各地旅游,总能领略到当地具有“两极化”争议的小吃,于是就奔着好奇去品尝。
这些“难吃难闻”的小吃,“争议”本身,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并因广泛争议而传承下来!
正是这样的“争议”,形成了各地花样繁多、天差地别的烹饪方法和美食文化。
说起“难吃”之名小吃,似乎各省区地都能找出一二。
比如知名度很高的武汉热干面, 对不少外省人来说,初吃此面,直觉“难以下咽”。

再比如海南的鱼茶,入口一股酸腥味直捣鼻腔,如同放臭了的鸡蛋;但喝惯了的人却乐此不疲。
再比如深藏陕西民间的小吃酱水面、酸辣搅团(玉米面粉熬制而成),对当地人来说那可是好吃到爆的天下孤品,对外地初尝者来说,则是嚼也不是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湖南的臭豆腐“臭名”远扬天下,许多吃货始终把其列入“禁食”名单。

但另一部分人却吃得津津有味,咂咂作响。
广东及华南一带盛行白切鸡,无白切鸡不成宴。
关键这鸡没任何味道,骨头和肉中还必须带有血丝,一副根本没煮熟的模样,从视觉上首先让你有了拒吃的冲动。

另外,白切鸡很难嚼咬,牙口不好更是拽不动撕不碎的。
这种做法是为保留鸡肉的鲜嫩,但这让习惯吃全熟鸡肉的外地人误认为鸡肉还是生的而不敢下筷子。
广西的螺蛳粉总是站在味道“两极化”争论中把店面开遍了全国。

它集酸、辣、鲜、臭于一体,形成“爱者极爱,厌者极厌”的分化。
发酵而成的酸笋是螺蛳粉的“灵魂”,会产生独特的挥发性气味,喜欢的人迷恋到放不下,不喜欢的人则认为刺鼻、像“臭脚丫味”,甚至在公共场合这种小吃的味道还会引发周围人的不适,由此引发关于“是否该在密闭空间吃螺蛳粉”的讨论。
再比如以麻辣咸重口味著称的川渝地区,重庆烤脑花因腥味和怪异味道让不少游客望而却步。
四川折耳根是如今在全国各地川菜湘菜馆都可吃到的凉拌小菜,具有浓郁的特殊气味。喜欢的人觉得清香爽口,不喜欢的人则认为味道刺鼻难闻,如同鱼腥味。

这道菜是许多游客上桌拒点的典型。
随着经济发展,物流的发达和交通的便捷,人员流动迁徙频繁前所未有,这就促使南北东西中各地的美食文化不断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食饮味道地域“壁垒”界限早已被打破。
任何以味道独特“怪异”而挑战味蕾的小吃食饮,最终都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聚合到它的吃货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