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风云,三景舰性能低劣却对北洋海军构成巨大威胁

甲午海战风云,三景舰性能低劣却对北洋海军构成巨大威胁"/

关于“甲午日本三景舰”这个说法,需要先做一个澄清。在甲午战争(1894-1895年)期间,日本联合舰队投入战斗的主力战列舰,通常被称为“三景舰”的是 "“扶桑”号 (Hiei)"、“"山城”号 (Yamashiro)" 和 "“金刚”号 (Kongō)"。这三艘舰是日本海军的骄傲,也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先进的战列舰之一。因此,将它们称为“整体性能低劣”是不准确的,恰恰相反,它们是日本精心打造、寄予厚望的核心战力。
不过,你的后半句话“但对北洋海军威胁依旧巨大”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三艘先进的日本战列舰对相对落后的北洋海军构成了如此巨大的威胁:
1. "技术优势显著": "火炮性能":“扶桑”、“山城”和“金刚”都装备了当时先进的克虏伯(Krupp)或阿姆斯特朗(Armstrong)速射炮。虽然北洋海军的克虏伯大炮(如“定远”、“镇远”的主炮)在单发威力上可能不遑多让,但日本战列舰普遍拥有更多的火炮数量(尤其是中小口径速射炮),射速更快,火力密度更高。特别是“金刚”号作为战

相关内容:

三景舰(松岛、严岛、桥立)是甲午前夕日本联合舰队服役的一级怪异的军舰。

日本海军之所以要搞三景舰,完全是被北洋海军的定远级铁甲舰逼出来的。北洋海军定远级厚重的装甲令日本海军如芒刺在背,日本海军始终在研究如何击穿定远级的厚重铁甲堡,乃至将定远级击沉。这时,法国的舰船设计师白劳易向日本海军推荐了一款四千吨级,却扛着一门320加纳巨炮的防护巡洋舰,声称这种舰船足以克制定远级。这就是三景舰的一个建造背景。


三景舰之一的松岛号

可以说日本海军被白劳易忽悠了,三景舰的性能是比较低劣的,技术上的糟点可谓层出不穷。

一、实际航速达不到设计要求

三景舰的蒸汽机对压力的要求过高,再加上三景舰的锅炉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接连出现渗漏的问题。

这就导致了三景舰的实际航速与设计航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景舰的设计航速为16节,然而到了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其最高航速已经不足14节。这种航速对于巡洋舰而言是不及格的。

二、续航能力不足

这同样是锅炉的问题造成的。19世纪90年代之前问世的蒸汽动力军舰,大都装备火管燃煤锅炉,这种锅炉热效率虽然不高,但是却可以直接用海水作为锅炉炉水,定远级铁甲舰采用的就是这种锅炉。

而三景舰,则装备了热效率更高的新式水管锅炉。这种锅炉虽然热效率更高,但是它对炉水的品质要求极高,不能直接用海水作为炉水,只能使用由淡水净化而成的纯净水。

因此装备这种新式锅炉的军舰,其自身的淡水储存要够大,海水淡化能力也要够强。但三景舰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每舰的淡水储量只有240吨,海水淡化设备每昼夜只能产生16吨的淡水。

这就导致了三景舰的续航能力是打了很大折扣的。

三、火炮布置存在隐患

三景舰的两侧装备了大量的阿姆斯特朗120毫米速射炮,这些速射炮排列的间距很短,炮与炮之间又没有任何间隔措施。


松岛号炮房内景,可以看出火炮的排列十分密集

这就导致了其舷侧的一门炮被击中,有可能发生连环殉爆的后果。三景舰这一设计上的漏洞在大东沟海战中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海战进行到当天下午3点30分左右,北洋海军镇远号的一枚305毫米炮弹引爆了堆积在松岛4号速射炮位甲板上的速射炮弹,随即产生了一次极为剧烈的连环殉爆。整个松岛舰一侧的120毫米速射炮全部被摧毁,爆炸过程中,松岛舰28名官兵当场被炸死,受伤者也高达68人,这些伤者里面,又有22人不久后就伤重死亡。


松岛号被重创后的舰内场景

四、防护力弱

三景舰是一款典型的要火力不要防护的军舰。由于三景舰的武备较多,占据了舰船大量的有效吨载,严重压缩了军舰的装甲防护。其舰体内部只是纵向平铺了2英寸厚的穹甲甲板。这种防护力,要放在欧洲战场,分分钟领盒饭,也就碰上北洋海军火力太弱,三景舰脆皮属性的弱点暴露得不够明显。

五、小船扛大炮

这是三景舰的最大糟点。

三景舰每舰搭载着一门320毫米加纳巨炮(其中松岛舰的主炮布置在舰尾),并且其炮管倍径达到了38,可谓是又粗又长。可以肯定是,三景舰的主炮威力是十分巨大的。

然而搭载这门威力巨大主炮的舰体仅仅只有四千多吨的体量,小船扛大炮属性太过明显。海战结果证明了三景舰的320毫米主炮就是一废材。这就相当于松岛的舰尾没有主炮,严岛、桥立的舰首没有主炮,白白浪费了一个炮位的火力。


三景舰之一的桥立号,可以清楚地看到舰首的加纳320毫米巨炮

当然,三景舰小船扛大炮带来的负面作用不仅仅只是损失一个炮位火力那么简单,它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军舰的适航性。

首先,三景舰主炮只能在平静的海况下才能转动,恶劣海况下转动主炮,舰船有翻转倾覆的危险。

其次,为了避免重心过高,三景舰安装主炮的甲板设计得十分的低矮,又引起了上浪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适航性。

实际上在甲午开战前,日本海军对于三景舰的性能也是十分不满意的。原本日本海军是想把秋津洲号作为三景舰的第四号舰。但看到三景舰的问题那么多,日本方面就放弃了这一计划,转而把秋津洲号建设成一艘英式的穹甲巡洋舰。


日舰秋津洲号,原本预定为三景舰的第四号舰,后改建为一艘英式穹甲巡洋舰

而虽然三景舰的问题非常多,整体性能比较低劣,但对于北洋海军的威胁依旧十分巨大。这就不得不提到三景舰的唯一优势点:大量的阿姆斯特朗120毫米速射炮。

这种速射炮,单门炮每分钟可发射8到10发炮弹。

松岛舰装备了12门阿姆斯特朗120毫米速射炮,严岛、桥立则各为11门。可以说,三景舰的舷侧火力是十分猛烈的,这种火力理论上可以轻松击沉北洋海军除定远级以外的所有水面舰艇。


阿姆斯特朗120毫米速射炮

小结:三景舰的问题确实比较多,整体性能比较低劣。但是其舷侧的速射炮火力十分猛烈,对于北洋海军的威胁依旧十分巨大。

(全文完)

参考书目:

《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陈悦 著

《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陈悦 著

《甲午海战3D图鉴》吴欲贤 著

发布于 2025-08-29 23:27
收藏
1
上一篇:海啸8年祭,探访日本三景松岛,削山建城见证涅槃重生奇迹 下一篇:11月梦幻之旅,探寻日本“三景之一”——宫岛之美,震撼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