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季狂欢小心骨折,摘杨梅竟成“骨折季”,吃货们警惕!

杨梅季狂欢小心骨折,摘杨梅竟成“骨折季”,吃货们警惕!"/

哈哈,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确实反映了摘杨梅时需要注意安全。每年杨梅成熟季,看到大家兴高采烈地去“战梅”,确实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摘杨梅摘到骨折”可能夸张了,但确实有"扭伤、拉伤、摔伤甚至骨折"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平时运动较少或者身体平衡能力稍差的人来说。
"为什么容易受伤?"
1. "地形复杂:" 杨梅树通常生长在山坡上,地面崎岖不平,有碎石、泥土、树根等,容易绊倒或滑倒。 2. "姿势不当:" 为了够到高处的杨梅,人们常常需要弯腰、踮脚、伸展甚至攀爬,这些不稳定的姿势容易导致关节扭伤或肌肉拉伤。 3. "树木湿滑:" 下雨后或者清晨露水未干时,杨梅树枝和地面都会很湿滑,增加滑倒和摔伤的风险。 4. "视线受阻:" 专注于摘杨梅,可能会忽略脚下的路况或其他危险。 5. "体力消耗大:" 摘杨梅是一项体力活,长时间弯腰或攀爬容易导致疲劳,反应变慢,增加受伤几率。
"吃货们注意!为了安全又畅快地享受杨梅,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 "选对时间和地点

相关内容:

来源:舟山广电

又是一年杨梅季。满树的红果,酸甜可口,杨梅虽好吃,但是采摘一定要当心!最近,我市就有多人因采摘杨梅不当摔伤进了医院。

郑大伯是普陀区六横镇人,前天在采摘杨梅的时候,不小心从杨梅树上摔了下来,住进了定海广华医院。郑大伯说:“那天在树上站了很久,感觉也没什么。没想到树枝断了,就摔下来了。”

定海广华医院脊柱科副主任 吴沧陆说,郑大伯一来到医院,马上就进行了拍片检查。“骨头都压瘪了,椎体是压缩性骨折。因为考虑他才60岁,以后还要干体力劳动,所以要做一个简单的钉棒手术。” 吴医师说,随着杨梅成熟,采摘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不注意安全采摘,受伤的患者也在增多。上周一到周五,就收治了16个因摘杨梅摔下来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比往常这种骨折发生率增加了大概5到6倍。”

在伤者中,以中老年居多。“杨梅骨折”之所以高发,一是杨梅树“外强中干”,韧性差,容易断裂;二是杨梅树采摘期正值梅雨季节,地面和树干湿滑,增加了隐患;三是摘杨梅的多是普通市民,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专门的设备,徒手上阵导致意外频发。

专家提醒,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不要随意上树摘杨梅,尤其是老年人,以免跌落受伤。

定海广华医院手足外科主任 杨红海说:“如果不慎从树上摔下,尽量不要搬动病人,尤其不能乱摇病人的头部或者颈部,也不要随意背起伤者,或者以抬头抬脚的方式运送伤者,以免加重病人骨折移位或者骨折脱位再移位。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时间拨打120进行求助,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进行专业的技术处理。”

编辑:费绎霖 责任编辑:蔡萍

本文来自【舟山广电】,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发布于 2025-08-28 08:43
收藏
1
上一篇:杨梅酸酸甜甜味美无限,采摘时务必留意这些禁忌行为! 下一篇:杨梅采摘旺季,中暑、崴脚、摔伤意外频发,安全防范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