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双遗产”名山武夷山,中国自然与文化瑰宝的交融之地

(社会)“双遗产”名山武夷山,中国自然与文化瑰宝的交融之地"/

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的“双遗产”名山——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地。它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仅因为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更因为它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简称“双遗产”)两项殊荣,这在中国的名山中是独一无二的。
"一、 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其核心价值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1. "独特的丹霞地貌:" 武夷山是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区。经过数百万年的侵蚀,形成了典型的方山、石柱、峰林等景观,如“三姑峰”、“天游峰”等,气势磅礴,形态各异。 2.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古老孑遗植物:" 这里保存着大量古老孑遗植物,如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银杏等。 "丰富的植物种类:" 被誉为“植物王国”,拥有超过3000种高等植物,其中不少是珍稀濒危物种。 "独特的动物群落:" 武夷山森林覆盖率高,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金猫",这是一种极其珍稀的野生猫科动物,武夷山是其重要的

相关内容: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具有独特、罕见、绝妙的自然景观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核心景区属丹霞地貌,景区内一条幽深清澈的九曲溪盘环山中,两岸丹崖林立,千姿百态。千百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孕育了武夷山举世称奇的生物多样性。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有古老悠久的闽越文化,朱子理学在此发祥、传播,使武夷山成为研究东方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4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的闽越王城博物馆(5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游客参观武夷山朱熹园武夷精舍(6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朱熹园朱熹雕像(6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游客在武夷山景区攀登天游峰(6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丹霞景观(6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丹霞石壁上的摩崖石刻(6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九曲溪畔丹霞石壁上的架壑船棺(6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架壑船棺和虹桥板是当地古闽族的葬俗遗迹。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游客在武夷山景区攀登天游峰(6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玉女峰(右)(6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九曲溪畔的历代摩崖石刻(6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丹霞景观(6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九曲溪景观(6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桐木村桥头的野生藏酋猴(2021年5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白云禅寺(2021年11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山腹地的桐木村景观(2021年5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发布于 2025-08-28 04:12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福建秘境,绝美丹霞地貌,一游吾乡风光,必留深刻印象 下一篇:川藏铁路建设跨时超10年,拉萨至林芝段2021年底通车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