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铁塔变身鸟巢天堂,猛禽迎来温馨“育儿房”

高原铁塔变身鸟巢天堂,猛禽迎来温馨“育儿房”"/

这个标题非常有画面感和积极意义!它传达了几个关键信息:
1. "地点特殊:" 高原铁塔,通常指在海拔较高、环境相对艰苦的地区建设的输电铁塔。 2. "行为独特:" 在铁塔上建造类似“鸟巢”的结构。 3. "目的明确:" 专门为猛禽(如金雕、秃鹫等)提供筑巢或栖息的场所。 4. "结果正面:" 为猛禽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基础设施,被称为“育儿房”,暗示着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支持和成效。
"这个标题可以理解为:"
在高原地区的输电铁塔上,人们特意建造了适合猛禽筑巢的结构,为这些高飞的猛禽提供了安全的“家”,帮助它们更好地繁衍后代,体现了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生态保护的关怀。
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标题或宣传口号,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事件的核心内容和积极影响。

相关内容:

若尔盖湿地管理局为鸟类搭建的鸟巢。受访者供图

8月19日清晨,若尔盖湿地上还浮着晨雾,110千伏若真线39号铁塔下,一阵窸窣的脚步声打破宁静。“快看,巢里有动静。”国网阿坝供电公司“雪域翔鹰”女子飞巡队队员格让措刚举起相机,一只灰褐色的大鵟(kuáng)就从铁塔顶端的鸟巢“呼”地飞了出去。

相机画面拉近,在铁塔中间的平台上,另一只大鵟从鸟巢中探出脑袋,望着铁塔下的“熟人”。“我们每次巡检都会来看看它们,这对大鵟今年孵化的幼鸟已经长大飞走了。”格让措说。

格让措与这些猛禽结缘,与“生命鸟巢”项目不无关系。

作为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若尔盖湿地草原广袤,但缺少高大树木。输电铁塔因其“高海拔”,成了鸟类青睐的栖息地。但鸟类选择筑巢的位置不一,靠近电线的鸟巢极易产生鸟粪导致短路、飞鸟误触带电体等问题,“护线”与“护鸟”一度陷入两难境地。

为解决这一问题,2021年起,国网阿坝供电公司便开始实施“生命鸟巢”项目。“这些鸟巢是团队研究多种高原鸟类的习性后设计的。”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陈平说,特别是猎隼、大鵟这类猛禽,平时多栖息在高山悬崖,到了繁殖期才会频繁在湿地区域活动,项目团队用防腐藤条编织直径1米、深0.3米的鸟巢,专为猎隼、大鵟等猛禽打造“繁殖期的家”。

安放位置也有讲究。陈平以39号铁塔上的大鵟鸟巢举例。该处鸟巢上层是架空避雷线,下层为输电线路。“鸟巢既处于大鵟活动核心区,又避开了带电部位,同时部分区域还做过绝缘化处理,鸟与线的矛盾得以化解。”陈平说,此外铁塔横担上的动态旋转球还能发射生态信号,引导鸟类避开危险区域。

数据印证科学布局的成效。截至目前,当地共为鸟类搭建了67个“生命鸟巢”,已吸引200余只鸟儿入住,其中猎隼、大鵟等国家级保护鸟类产蛋58枚,孵化率达100%。

这些建在铁塔上的鸟巢,不仅是鸟类的“育儿房”,还是繁殖期猛禽捕捉鼠兔的“前哨站”。“鼠兔数量得到控制,更有利于持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若尔盖湿地管理局副局长祝玮说。

随着“生命鸟巢”项目实施,格让措等飞巡队队员也成了这些鸟类的“管家”,在飞巡过程中,他们也在巡视、记录鸟类的成长——何时产卵、何时育雏、雏鸟何时离巢……“我们实施‘一巢一码’管理,扫码就能查看每座铁塔上的鸟类信息和活动数据。”飞巡队队员更让措说。

祝玮说,若尔盖湿地管理局也为鸟类立杆搭建了200多个空中鸟巢。在杆子顶端,均安装有一个箱状结构的框架,用于模拟鸟类适宜的筑巢空间,方便鸟儿筑巢、繁殖。

随着越来越多珍稀鸟类到来,不少游客、摄影爱好者、科研团队前来观鸟,持续增长的住宿接待需求,也让越来越多牧民成为民宿主理人、牧家乐老板、导游。在爱鸟护鸟行动推动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走向双赢。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攀 阿坝观察 杨玉红

发布于 2025-08-28 01:58
收藏
1
上一篇:用心“宠粉”编织夏日童话!鸟巢演唱会点燃全域消费热潮 下一篇:国家体育场(鸟巢)最新开放时间调整,敬请关注最新开放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