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十堰,为什么二汽选址于此?鲜为人知的背后历史

揭秘十堰,为什么二汽选址于此?鲜为人知的背后历史"/

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最终选址十堰,并揭示一些可能不为大众熟知的历史细节。
选择十堰并非偶然,而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地理因素和战略考量的复杂结果。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因,其中包含了一些可能不常被提及的历史背景:
1. "战略安全考量(冷战背景下的重中之重):" "核心原因:"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在建国初期和冷战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对立。将如此重要的军工制造基地建在远离大城市、交通相对不便但地理上相对隐蔽的山区,是为了防止一旦发生战争或冲突时,基地能更好地被保护,避免被快速空袭摧毁,确保国防工业的生存能力。 "历史细节:" 1949年后,国家开始规划重工业布局,军工产业的安全是首要考虑。当时选址主要考虑“大三线”建设,即在内陆地区建设一系列国防工业基地。十堰地处鄂西北山区,周围群山环绕,符合隐蔽、安全的战略要求。这与沿海或平原地区的大型工业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2. "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 "矿产:" 十堰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郧西县等地,蕴藏着一定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和辅助矿藏。虽然可能不如一些传统矿区丰富

相关内容:

1948年十堰解放后,十堰镇原隶属于郧阳专区。1967年,国家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设立了十堰办事处,1969年经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5年升级为省辖市。

十堰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交通不便。北路是秦岭山脉,中部是武当山,南部是大巴山。那为什么作为共和国二子的二汽(现东风汽车集团)为什么设在这样一个地方呢?

1959年十堰地图

1952年底,在一汽建设方案确定后,毛主席做出了“中国这么大,光一个一汽是不够的,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指示,随后二汽建设的前期工作陆续进行。

因为一汽在北方,中央就决定二汽放在南方。最开始选址的地方并不是十堰,而是武汉。但当时刚解放不久,中央对于汽车厂的选址十分慎重,另外在武汉同期准备建设的还有武汉钢铁集团,多个项目放在武汉同一个城市,不利于战争时期的安全性。

二汽的项目因为解放初期的“反冒进”,后面又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直到1964年,二汽的建设才第三次提上议程。其中也曾经历过选址成都、湖南,但在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部署和“加速三线建设”方针下,中央对二汽的厂址提出“靠山、分散、隐蔽”的六字方针。

在十堰建二汽,其实是当时政治环境和科学生产之间的平衡。十堰非常符合当时的选厂方针。首先,十堰本身是一个多面环山的地区,安全性和隐蔽性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其次十堰虽然群山环保,但呈放射状分布着众多较宽阔的山沟,每一条山沟都向心地汇聚到这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小镇,这便于二汽的各个分厂分散建设,各分厂之间通过铁道连接。

另外十堰地区的水源和电力条件非常有利。离丹江口水库约80km,离汉江27公里,在西南20公里处还有一条汉江的支流堵河,水流较大,可以满足汽车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就近还有马家河水库、百二河水库、黄龙水库等,丹江口电站、黄龙电站都可为汽车厂提供电能。

基于以上理由,二汽选址十堰最终得到了中央的同意。1969年,二汽开始大规模建设。伴随着二汽的成长,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十堰也同步成长。1975年,十堰成立地级市时,与二汽实现政企合一。

二汽建设设备进场

发布于 2025-08-27 19:43
收藏
1
上一篇:毛泽东指示建二汽,揭秘选址大山沟里十堰的深远考量 下一篇:新华社揭秘:毛泽东指示建二汽,为何选址大山沟里的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