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汤山矿坑华丽转身,年轻建筑师创意打造绿色花园新地标

南京汤山矿坑华丽转身,年轻建筑师创意打造绿色花园新地标"/

太棒了!南京汤山矿坑变身美丽花园,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想象力与人文关怀的壮丽工程。它不仅是对工业遗迹的活化利用,更是城市更新和生态修复的典范。让年轻建筑师们来挑战这个课题,绝对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机会!
要帮助年轻建筑师们“试试身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和探讨:
"一、 理解项目背景与挑战 (Laying the Groundwork)"
1. "历史与现状认知:" "矿坑历史:" 深入了解汤山矿区的开采历史、规模、类型(如是煤矿、石灰矿等)、对环境的影响(沉陷、水体污染、土壤破坏等)。了解矿区工人及其社区的历史变迁。 "现状勘察:" 实地考察矿坑的地理形态(深度、面积、形状、边坡陡峭度)、地质条件、水文情况(可能有积水、地下水)、现有植被、空气质量、噪音等。评估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边坡稳定性、沉降裂缝)。 "周边环境:" 分析矿坑与周边自然景观(如山林、河流)、城镇区域、交通网络的关系。
2. "核心挑战:" "环境修复:" 如何处理水体污染、土壤修复、边坡稳定、沉陷区治理等遗留问题。 "空间塑造:" 如何在巨大的矿坑空间内创造富有层次、功能

相关内容:

中国江苏网讯 25日,一场有趣的“花园驿站设计大赛”在南京颁奖。《云端憩园》《方草亭》《瑶台》《影园》《山间石屋》……光看看这些名字,就能让人感觉到美好。

这些都是来自年轻人的创意设计。今年4月,第十一届省园艺博览会拿出8个地块上的驿站,向国内外征集设计作品。经过专家评选和网络投票,最终有19件作品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以及网络人气奖和入围奖。

“请大家设想一个场景,2021年,我们期待已久的园博会终于开园了,欣赏着园中美景,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7号地块。天气炎热,我们正需要乘凉时,空中恰好飘来一朵白云为我们遮阴。抬头望去,云中有草地和鲜花若隐若现。沿着旋转楼梯走到云朵上,我们又看到了一个花园。这就是我的作品《云端憩园》想要呈现的。在具体方案中,我采用了白色金属网弯曲成云朵的造型,内部设计水汽喷嘴,既可以制造水雾形成云朵的效果,也可以在天热时为人们降温……”来自南京大学的王苑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获得了二等奖和网络人气奖的精彩设计。

“我们的参赛方案叫《方草亭》,名字是取‘一方天地、草架成型、自成小驿’的意思。它在园博会的5号地块,这里两侧有山丘连绵,南山近而高,北山远而平。我们根据地形设计的亭子,游客在南侧可以抬头高望,在北侧可以凭栏远眺,获得观景之趣。亭子里有小卖部、座椅等功能设施。在构造上,采用钢结构的预制板快速建造……”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的张一楠、杨柳新两位同学介绍她们对驿站的构思。

各种新颖独到的驿站设计,既有传统文化的体现,又满是年轻人的巧思。

“这些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一是设计的驿站能与山形地貌很好地呼应,二是内部空间考虑周到,十分人性化,三是选材质朴不昂贵,便于建设。我们将从中择优选出8个方案实地建设,在2021年4月园博会开园时同步建成。”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青昊点评说。他透露,园博会的大型驿站正由大师们设计,征集方案的8个小驿站,是让大家试试身手,给青年建筑师们提供锻炼机会。

驿站原指古代供驿吏和来往官员休息的地方,现在,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中,驿站已化身为公共场所的小品建筑,是供人们旅途休憩观景的一方小天地。由省政府主办的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十届,第十一届的选址在南京汤山,将利用那里多年采石形成的巨大矿坑,通过整理地形、改造复绿和生态修复,建成一个美丽的“南京花园”。 本报记者 刘玉琴

发布于 2025-08-27 15:58
收藏
1
上一篇:如何巧妙“打开”现代文学经典之门 下一篇:进阶文化常识总结(三),深度解析历史与艺术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