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葬,悄然兴起,绿色殡葬新风尚

生态葬,悄然兴起,绿色殡葬新风尚"/

确实,近年来,“生态葬”或称“绿色葬礼”、“环保葬礼”正在中国悄然兴起,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选择。这种趋势背后有多重原因:
1. "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选择生态葬,如树葬、花坛葬、海葬、草坪葬等,被视为对环境最友好的方式,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传统土葬中可能产生的化学物质)。 2. "土地资源的限制":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尤为宝贵。许多城市和地区面临墓地紧张、土地价格高昂的问题。推广节地生态葬,是缓解土地压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3. "政策引导和推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倡导节地生态安葬。例如,提供财政补贴、免费或优惠安葬名额等,以引导公众转变传统葬俗。许多殡葬服务机构也积极推广生态葬服务。 4. "观念的转变":年轻一代对于生死的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他们更注重逝者的精神延续和与自然的和谐,愿意尝试更现代、更环保、更个性化的安葬方式。传统土葬“入土为安”的观念正在逐渐淡化。 5. "经济因素的考量":虽然一些高端生态葬形式可能费用不菲,

相关内容:

本报讯(记者 韩雯 摄影 吴迪)昨日,天津憩园用一场庄严神圣的安葬仪式,让120具骨灰真正实现了“入土为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不留骨灰、不留墓碑、土地循环利用”的免费节地生态安葬,从2010年在天津憩园推行,截至2020年,已经安葬骨灰1278具,还有300户预约排队等着为逝去的亲人选择这种安葬方式。

这种“不留骨灰、不留墓碑、土地循环利用”的安葬方式,又称骨灰草坪葬,就是将逝者骨灰放入可降解骨灰盒内,埋入土中,3至6个月骨灰将随着可降解骨灰盒一起融入泥土,与大自然真正融合到一起,安葬的区域土地可以循环利用安葬骨灰。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绿色生态殡葬的行列,选择这种安葬方式的逝者家属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昨日的安葬仪式,了天津电视台的主持人致追思词,礼兵献花篮、放飞和平鸽,礼仪服务人员在家属的目送之下,将骨灰安放到墓穴中。整场活动在哀婉的音乐渲染之下,在美丽的鲜花映衬之中,温馨而庄重,平静而又深沉。

作者:韩雯

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于 2025-08-27 15:58
收藏
1
上一篇:出境无忧流量烦恼,天际通9.9元全球套餐轻松畅游! 下一篇:西安兴庆宫立冬晨曦,憩园绽放绝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