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中,三教荟萃,探寻嵩山的历史文化之谜

五岳之中,三教荟萃,探寻嵩山的历史文化之谜"/

嵩山,这座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中岳,确实是中华文明中一座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山。您提到的“五岳之‘中’”和“三教荟萃”,精准地概括了它最重要的几个特质:
1. "五岳之中的“中岳”": 中国的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嵩山之所以被称为“中岳”,除了其地理位置居中(相对于当时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开封而言)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象征意义"。它被认为是天地交汇、连接人神的重要场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五岳中具有独特的中心地位。
2. "三教荟萃之地": 嵩山是儒、释、道三教文化交流、融合、并存的典型代表。 "佛教":少林寺就坐落于此。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也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是中国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座寺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道教":中岳庙是道教中地位极高的宫观之一,是祭祀中岳大帝的主要场所,规模宏大,建筑宏伟,体现了道教对中岳的尊崇。 "儒教":嵩阳书院是中国

相关内容:

人常说“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能相互成就、一荣俱荣之义。可总有例外!

1982年电影《少林寺》公映,当时以平均不到1毛钱的票价创下1.6亿的票房神话,成了功夫片难以逾越的经典。《少林寺》不仅成就了风靡全球的少林功夫热,也成就了今天嵩山脚下千年古刹——少林寺,至今四十多年仍热度不减。

彼时的少林寺不过只是10几个老和尚守着的一座满目荒凉,野草齐腰的破旧寺庙,电影《少林寺》也只是用其名、借其事,真正的拍摄很多场景并不在少林寺,当时的破败没落可以想见。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

《韩非子·喻老》有云: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

一座根正苗红的千年古寺,更是如此!

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如同一条无尽的河流,裹挟着这座千年古刹,从破败没落成就一段经典传奇……

在那个相对闭塞的时代,大红大紫的少林寺成了河南的代名词,也成为郑州、登封、嵩山的代名词。

千年古刹、禅宗祖庭、少林功夫、二指神功……百般功名、千般神话加身何其荣耀,旅游的、学武的、出家的、拜佛的、学禅的蜂拥而至、络绎不绝,现在所谓“顶流”、“巅峰”无一能望其项背。

事有所得必有所失!少林寺四十多年前的红不可尽、贵不可言,火了旅游、火了功夫、少林寺走出河南、走向世界,无数人享其名、受其利,却忽略了背后那座真正贵不可言的“圣山”。更多的游客知少林不知郑州,观其寺却不知寺后峻极之山。

本应“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一时却未能相互成就。

  • 少林寺背靠的圣山——嵩山
  • 嵩山,也称嵩岳、中岳,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禅、封岳神,封嵩山为天下五岳之首。因此,嵩山之贵不是自诩,是有“圣赐”加持的。


    嵩,山+高意为高山,“嵩高为岳、峻极于天”,地理范畴的嵩山山系,作为秦岭山系东延的余脉,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逐渐转向东北一直延伸到郑州新密以北,东西绵亘近百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文化的嵩山、最精华的一段位于郑州所辖登封市的嵩山主脉太室山和少室山,其主峰峻极峰主峰海拔1492米,而嵩山脚下海拔仅有300多米,1000多米落差凸显雄伟高大之势,敬畏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太室山下嵩阳书院“高山仰止”之匾即为此意。

    嵩山也是世界地质公园之一,还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以三皇寨为核心的嵩山连续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岩石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被誉为“天然的地质历史博物馆”。其中最古老的太古宙地层约27亿年的高龄,代表性岩石为片麻岩和片岩,叫做“登封岩群”。

    嵩山既圣,自古让人趋之若鹜、心向往之。

    • 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少林盛极一时,贵为5A,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却只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而已。嵩山的汉三阙、嵩岳寺塔、中岳庙、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都位列其中。

    若论寺院,会善寺、法王寺、嵩岳寺是与少林寺齐名的登封四大寺院。少林寺建于北魏495年,少林寺之名源自其位于嵩山主峰之一的少室山下密林之中,可嵩山有七十二峰,峰峰有寺,现存还有近五十座,论历史、论大小、论名声谁能自证第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五祖弘忍两大徒弟慧能与神秀、南宗与北宗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而两者的师兄,一代高僧道安禅师较其师五祖弘忍年长20岁,曾在会善寺修佛弘法45年,历经隋唐两朝八帝,俗寿128岁传为千年佳话。

    会善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从时间上还早于少林寺,如果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只能说是其中之一。同时会善寺还是古代嵩山地区僧人的授戒中心、当时嵩洛地区的佛教中心。天文学家僧一行也出于该寺,寺中题记照壁“天中山”为唐代颜真卿所书,“嵩门待月”为全国闻名的佳景,其大雄宝殿是嵩山地区仅存的元代木结构建筑。论历史、论影响、论地位、论自然条件等等,会善寺千年不输少林寺。

    再说法王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是中国第一所菩提道场,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比洛阳白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最早的寺院之一。嵩岳寺虽晚上几年且寺已废,但它可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佛寺,目前犹存的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塔高约45米,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

    还有永泰寺,虽未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却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还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尼僧佛寺,曾在此出家修佛的北魏文成帝女儿明练公主是达摩祖师的四大弟子之一,也是唯一的女弟子。除此之处,南北朝时转运、永泰和明练三位公主可都是真正皇家的金枝玉叶。

    不胜枚举、不论存废,嵩山这七十二寺,在历史上从皇气、名气、规模、徒众……,哪家没有独家不二法门。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若论第一无人敢应。斗转星移、沦海桑田,四十多年的大红大紫,少林寺的横空爆火,功夫文化的兴盛,看似电影《少林寺》之功,实是时代大运的必然,时代国人精神之刚需。

  • 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圣地
  • 2006年,全球最大山水实景演出,佛教盛典系列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少室山脚下待仙沟中应时而出,成为中国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和河南文化旅游“新名片”。且不说五大乐章600人的禅武演绎,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令人震撼仰望的“嵩山明月”,绚丽灯光下的古刹禅院幽林,单是那宛如天籁的佛乐禅音和直击人心的佛经偈语,便让人天地交融、彻悟人生。

    演出,不同于看遍名山大川旅行,不仅是震撼中的视听感受,是对嵩山文化的亲身体验,在演出现场,你会感受到,这,就是数千年来中国人心中的嵩山!

    嵩山,是儒、释、道三家公认发源之山,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实属罕见。

    嵩山万岁峰下的启母阙,少室山下的少室阙,中岳庙前的太室阙,这东汉神道三阙,世界闻名,国之无双,历史学家为之惊喜,文物学家为之骄傲,金石学家倍加推崇,考古学家奉若珍宝,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遗存,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放眼全中国名山大川,嵩山的历史地位无可憾动,嵩山文明圈的地位无可比拟。

    中岳庙,是有“小故宫”之称紫禁城制式天地之中建筑群,五岳现存规模最大世界文化遗产。最早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北魏时定名为中岳庙,由道教管理。现存中岳庙是清乾隆依照北京紫禁城的规制和布局设计重建的,中轴线全长650米,共有7进11层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庙内还有古代碑刻73品,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是中国道教建筑最完整的代表作,见证了印刻“天地之中”信仰的道教文化发展史。这也是妥妥的皇家建筑,再加上嵩山周边散布的大小不一的道观庙宇,嵩山也是享誉全国的道教圣地。

    嵩山之圣不限于佛道之圣,挂有“高山仰止”匾额的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公认的宋代四大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之首,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院内柏树高大茂盛,策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留下了千古美谈故事。千年来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程颢、程颐、林则徐等先贤鸿儒在此居住、游览、学习、讲学,数不清的文人墨客流连于此,彼时彼地儒学之风何其盛也!其先圣殿是供奉拜谒儒家始祖孔子之地,存有四圣十哲七十二等先贤和哲人画像。若到文庙拜孔子、求文昌,此乃儒学圣地,何妨来此拜!何妨来此求!

    嵩山是佛教圣地、道教圣地、儒学圣地,是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圣地也!

    岂止于此,嵩山的文化文明数千年来一直位于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嵩山文化文明圈的重要地位数千年未变!

    向东五十公里的郑州城虽有中国八大古都之称,但作为中原文化核心的嵩山文明影响之深之远,能享其名、受其利逾几千年,未来千年亦仍将如此!

    • 登嵩封岳大功告成——告成镇

    登封市东南15公里有个告成镇。告成,意为告诉天下成功了!俗不俗?俗!但它有历史渊源,是声名显赫的“皇赐”之名。

    公元697年武则天二登嵩山,封嵩山为天下五岳之首,在此举行嵩山封禅、封岳神典礼,并改年号为“万岁登封”,把当时的嵩阳县改为登封县(登封之名始于此),把旧时阳城改为告成(现告成镇),以表示她“登嵩封岳大功告成”之意。

    小镇之内文物遗存之丰让人惊叹,在72.82平方公里之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另有古寺、庙、遗址20多处。辖区内的王城岗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龙山时代文化城址的代表,是距今6000年的夏代都城,堪称“华夏第一都”。

    位于告成镇的国保级单位——观星台,与洛阳灵台、北京古观象台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天文建筑。这是历代皇家设立的观测地,是自3000年周代确定的“天地之中”之地,有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有“圭表”测影法之中国古老“量天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见证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的测量演算历史,是3000年前中国人“天地之中”宇宙观形成、“二十四节气”定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佐证。


    以建筑遗存而言,圣山之下,仅在登封,现存东汉、北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时期单体建筑367座,其中砖石建筑(254座)和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113座),可分为礼制建筑(41座)、宗教建筑(291座)、教育建筑(26座)和科技建筑(9座),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

    圣山之名,那嵩岳、中岳、神岳,嵩山,能否担起其“圣”名,从文化角度是否“峻极于天”之高,从你内心是否“高山仰止”之感。你说?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膝下百子皆为贵,天选一子别样红。火了四十余年的少林寺,是否应让这座“圣山”应重回巅峰、再现荣光。

    来吧,这里是登封、这里有五岳之中、三教荟萃的嵩山,这里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之圣地!绝不仅仅是少林寺!更多的文化密码,等您来发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发布于 2025-08-26 18:12
    收藏
    1
    上一篇:芝拉芭娜蛋糕风潮席卷而来,未尝此味你还在OUT吗? 下一篇:地理冷知识,探寻嵩山背后的神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