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遍布中东、北非、东非多个国家,是一个文化认同的族群,而不是同根同源同种的族群,他们说阿拉伯语方言,认同阿拉伯人身份,血统不重要,肤色不重要,宗教信仰都不重要。
说宗教不重要,是因为阿拉伯人彼此信仰的宗教不一致,大部分信各种流派的伊斯兰教,但在叙利亚和黎巴嫩,也有大量信基督教的阿拉伯人。说血统不重要,无论祖上曾是叙利亚人、埃及人、柏柏尔人、努比亚人还是突厥语民族,现在都可以是阿拉伯人。
至于肤色,也完全不重要,从纯白到纯黑,什么肤色的阿拉伯人都有。甚至某些纯黄种东方人之不肖者,除了“赛俩目”“安拉胡阿克巴”之外,一句阿拉伯语也不会说,也想当阿拉伯人。

叙利亚人、努比亚人、利比亚人、古埃及人,现在都是阿拉伯人
书归正传,黑皮肤的阿拉伯人,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在哪里?
黑色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苏丹,埃及南部也有。苏丹本是非洲第一大国,南苏丹分离出去以后,剩余的苏丹,仍是非洲第三大国。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也在苏丹汇入尼罗河。苏丹人主要生活在尼罗河两岸的谷地,外围都是沙漠。历史上,苏丹北部到阿斯旺大坝以南,广义上可以向南至喀土穆,这一带叫努比亚,是古埃及语“黄金之地”的意思。
如今,大部分苏丹人,都是黑皮肤的阿拉伯人,在北部还有少量人自称努比亚人,西部达尔富尔地区有一小半人口是非洲黑人。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苏丹阿拉伯人与非洲黑人,都非常黑,特别是底层苏丹阿拉伯人,与黑人基本无二,但阿拉伯人整体还是略白一些,如果仔细看,二者的长相也不同,苏丹阿拉伯人确实有阿拉伯或埃及混血的痕迹。

高层苏丹阿拉伯人,达加洛和布尔汉,现在苏丹内战就是他俩在打

底层苏丹人
苏丹人变成黑色阿拉伯人,是最近几百年得事,以前他们是信基督教的黑人。
努比亚与古埃及长期竞争。努比亚人的库施王国,在公元前8世纪到前7世纪征服古埃及,建立了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后被亚述人击败,退出埃及。

模拟亚述人对战努比亚人
一千年后,苏丹北部尼罗河沿岸,逐渐形成了三个王国,自北向南分别是诺巴底亚、马库里亚、阿勒底亚,也叫阿勒瓦。马库里亚以栋古拉为首都,实力最强,后来合并了诺巴底亚。阿勒底亚在喀土穆附近,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这三个王国,都是基督教国家。努比亚的基督教,来自东罗马帝国(含埃及),也受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的影响。东罗马帝国,特别是查士丁尼一世,大力支持向东非黑人传播基督教,因为与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的激烈竞争,迫使罗马在非洲寻找帮手。但两种相互竞争的基督教流派传入努比亚,分别是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和埃及一性论派,这两派关于耶稣的人性与神性,有巨大争议,一性论派认为耶稣只有神性,没有人性,东正教认为耶稣既有神性,也有人性,两派均斥对方为异端邪说,不可妥协,就像《格列佛游记》小人国两个部落,他们关于吃煮鸡蛋应该敲破鸡蛋的大头还是小头有争议且拒不妥协。由于埃及距离努比亚更近更方便,最终,埃及一性论派基督教在努比亚取得压倒性优势。
7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埃及被占领,新生的伊斯兰教全面扩张,大量埃及人抛弃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埃及沦为少数派。埃及的基督徒,称为科普特人。
拿下埃及后,溯尼罗河而上的努比亚成为下一个目标。642年,阿拉伯名将阿慕尔·本·阿斯,派两万大军南下,遭遇马库里亚的顽强阻击,等杀到栋古拉城下,已成强弩之末,损失惨重,被迫退兵。645年,阿卜杜拉·本·赛尔德,突袭努比亚,马库里亚来不及摇人,但阿拉伯人也无法攻破栋古拉,都没占到便宜,于是,双方议和,签署《巴格特条约》。马库里亚及广大努比亚地区的基督教信仰得以延续。
不打不成交。阿拉伯帝国与努比亚握手言欢,友好通商。特别是在埃及法蒂玛王朝时期,法蒂玛王朝的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马库里亚的基督教一性论派,都是所属宗教的异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双边贸易方面,努比亚从埃及进口粮食,出口黄金、象牙等土特产,最大宗的贸易,是罪恶的奴隶贸易,努比亚人到处抓黑人,输入阿拉伯帝国。因此,阿拉伯帝国拥有数量庞大的黑奴,大量黑奴接受训练并被编入军队,与突厥语民族奴隶构成后期阿拉伯帝国军队的主力。阿拉伯人称呼黑人为苏丹。于是,渐渐的,努比亚就有了“苏丹”这个新名字。
马库里亚,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埃及基督教的保护者。埃及的基督教常常遭到阿拉伯帝国迫害。马库里亚收容了大量埃及基督徒,即科普特人,甚至不惜出兵,解救被囚禁的科普特大主教。

苏丹国徽,蛇鹫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努比亚的基督教在走下坡路,伊斯兰教在走上坡路。根据《巴格特条约》,马库里亚不反对阿拉伯人进入努比亚。因此,六百年内,阿拉伯人,主要是游牧部落,源源不断移民而来,并与努比亚人混血,混血后人算阿拉伯人。
1170年,埃及法蒂玛王朝灭亡后,阿尤布王朝取而代之,由于与西方十字军的战争,阿尤布王朝的库尔德人君主萨拉丁,对基督教态度并不友好。一百年后,马穆鲁克王朝又取而代之,其头领拜巴尔斯同样讨厌基督教。这两个王朝多次攻打努比亚,最终迫使马库里亚放弃栋古拉,南迁,然后衰亡,消失不见。另一个基督教国家阿勒底亚,情况不明,但也消亡了。传承千年的基督教信仰,随之在苏丹灭绝。
15世纪,苏丹出现几个伊斯兰教小国,16世纪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势力范围。于是,苏丹广袤大地上,就只有伊斯兰教了,努比亚人与阿拉伯人充分混血,形成了黑皮肤的苏丹阿拉伯人。马库里亚时代,努比亚精英在官方场合说希腊语,僧侣在宗教场合说科普特语(古埃及语),同时也有本土的努比亚语言和文字。现代苏丹人说阿拉伯语苏丹方言。
黑色的阿拉伯人,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