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铁E座缺失之谜,为何高铁没有E座?

揭秘高铁E座缺失之谜,为何高铁没有E座?"/

高铁(特指中国高铁CRH系列和复兴号系列)没有E座,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座位编号标准化与习惯:" 高铁车厢内的座位通常按照国际和国内的通用标准进行编号。一等座车厢通常只有A、F两个座位,二等座车厢则有A、F、C、D四个座位。这种编号方式简单明了,乘客容易理解和查找。 2. "避免混淆:" 如果引入E座,可能会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座位(例如过道座位)或其他系统的编号产生混淆。保持A、F、C、D的标准化编号有助于减少误认和不便。 3. "空间布局合理性:" 高铁车厢的设计需要考虑乘客的舒适度、通行效率和空间利用率。一等座(A/F)和二等座(A/F/C/D)的布局已经非常成熟,能够较好地平衡这些因素。增加E座并不会显著提升效率或舒适度,反而可能打乱现有的布局逻辑。 4. "没有实际需求:" 在现有的座位类型(一等座、二等座、商务座)和布局下,似乎并没有明确的需求需要引入一个“E座”来填补空白或满足特定功能。现有的座位类型(A、F、C、D)已经能够覆盖大部分乘客的需求。 5. "设计简洁性:" 高铁作为高速、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内部设计倾向于简洁

相关内容:

提起高铁,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今天笔者和爱人在乘坐高铁时,发现我们的两个相邻座位,一个是D,另一个却是F,那么为什么没有E呢?带这个疑问,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高铁座位没有E编号,主要是为了与国际航空座位编号标准保持一致,避免乘客混淆。

早期民航客机最常见的单通道客机(如波音737、空客A320)均采用的是 “3+3”的座位布局,每排左右各3个座位,中间是过道。

为了标准化和方便乘客识别,国际航空业形成了这样的字母编号惯例:

A, B, C: 代表左侧的三个座位(A靠窗,B中间,C靠过道)。

D, E, F: 代表右侧的三个座位(D靠过道,E中间,F靠窗)。

所以,在这个体系中,E代表的是右侧三个座位中的中间座位。

现在中国高铁二等座车厢最常见的布局是 “3+2”,即每排左边3个座位,右边2个座位,中间是过道。一等座通常是 “2+2”,商务座则是 “1+2”或 “2+1”。关键在于:右侧只有2个座位,没有中间座位。

事实上,我国高铁直接沿用了航空业按“排”分区(左、右)和字母表示位置(靠窗、中间、过道)的逻辑。

左侧的3个座位完全对应航空标准,右侧只有2个座位,没有中间座位(E)。此时,如果直接跳过E,直接用 D(靠过道)和 F(靠窗),就能完美对应右侧两个座位的实际位置。

因此,高铁右侧编号为D(靠过道)、 F(靠窗) 。

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跳过E编号的好处多多

首先,避免了混淆和无效编号。

如果强行在右侧2个座位中使用E编号(比如 D-过道, E-靠窗),那么E在航空标准中代表“中间”,但在高铁右侧却成了“靠窗”,这会造成理解和习惯上的混乱。

乘客(尤其常坐飞机的人)看到E会下意识认为是中间座,但实际却是靠窗座,容易出错。因此,直接跳过E,使用D和F,能让字母代表的座位属性(过道、靠窗)与航空标准保持一致,大大减少认知负担。

其次能够保持位置属性清晰。

A/F总是代表靠窗座位。

C/D 总是代表靠过道座位。

B则特指左侧的中间座位

这种设计让乘客通过字母就能快速、直观的判断自己座位的大致位置(是否靠窗/过道)。

最后是统一性和标准化

这种跳过E的编号方式(ABC-DF)已经成为了中国高铁的标准,并在国际上许多采用3+2布局的铁路系统中被采用(如欧洲部分高铁)。这有助于形成统一的认知。


结语:所以,高铁座位没有E编号,根本原因是在“3+2”的座位布局中,右侧缺少了航空标准里E所代表的“中间座位”位置。

发布于 2025-08-21 23:58
收藏
1
上一篇:驻冰岛使馆紧急提醒,中国公民元旦春节假期出行安全需格外注意! 下一篇:揭秘高铁座位排布之谜,为啥ABCDF中独缺E?真相终于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