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故事我讲述,探寻信天游的古老旋律与传说

宁夏故事我讲述,探寻信天游的古老旋律与传说"/

朋友!今天,就让我为你讲述一个来自宁夏,与“信天游”紧密相连的故事。
---
"宁夏故事我讲述丨信天游的故事"
在宁夏这片辽阔而壮美的土地上,有一种声音,它不是在都市的霓虹灯下诞生,也不是在精致的录音棚里打磨。它诞生于巍峨的贺兰山脉,流淌在黄河奔腾的波涛里,回荡在广袤无垠的银川平原上空。这就是宁夏独特的文化瑰宝——信天游。
"故事的开端,是一位老羊倌和一片黄土坡。"
想象一下,在几十年前,或者就在不久前的某个清晨,一位老羊倌,穿着朴素的衣裳,赶着成群的山羊,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向远方走去。他的身后,是连绵起伏的黄土坡,头顶是广阔无垠的天空。羊群发出“咩咩”的叫声,与山谷里的回声应和着。老羊倌心里有什么呢?或许是赶路的疲惫,或许是对羊群的担忧,或许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又或许,只是对这壮丽山河的无限感慨。
就在这时,他的口中开始哼唱起来。没有乐器伴奏,只有他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嗓音,随着微风吹过,传向远方。他唱道: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们的心

相关内容:

点击题目下方镇北堡西部影城宁夏旅游,一键关注我们哟~

薛艳峰,盐池县革命历史纪念园讲解员。2015年7月,荣获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宁夏赛区二等奖。2015年8月,荣获全区英烈故事讲解员大赛三等奖。2016年7月,荣获2016吴忠市“十大金牌讲解员”荣誉称号。2017年5月,荣获吴忠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在读书与感动中成长”演讲比赛二等奖。2017年7月,荣获全国“夏青杯”诗朗诵吴忠市赛区三等奖。

手拿快板上舞台,内心激动情满怀。

说起家乡盐池县,革命老区有气概。

不道食盐皮毛和甘草,单说边区红色故事好。

前有三五九旅打盐歌,后有爱情故事燃火苗。

我是宁夏盐池的薛艳峰,我向大家问个好,问个好!

在8年的讲解工作中,我讲解着革命历史,传承着红色基因。把革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为的是在今后的日子里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今天,我要讲的是“信天游的故事”。

盐池是宁夏的革命老区,也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1936年西征红军来到宁夏,第一个解放的地方就是盐池。从1936年到1949年,勤劳朴实的盐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大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踊跃支前,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面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宁夏和全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盐池还是革命文学的摇篮,这里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诗歌、散文,影响了当时的神州大地,今天也在广为流传。

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张照片,就是《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李季。

1944年,在太行山经历了四年战斗生活的李季,沿着古老的明长城,走过漫漫黄沙路,来到了盐池县担任县委秘书。经过一年多的生活积淀,李季收集到了许多广为流传的革命故事。这些故事触发了他的写作热情,赋予了他灵感。经过20多天的奋笔疾书,长达740余行的长篇革命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诞生了。

李季激动不已将诗歌念给大家听,大家感叹生活里的念想竟然成了美美的故事。《王贵与李香香》说的是1930年,三边的王家三天没见一粒米,地主崔二爷来逼债,打死了老子,抓走了娃。娃儿名字叫王贵,成了崔二爷家的放羊娃。

白胡子李老汉五十八,家里只有一只花,女儿名叫李香香,王贵与香香情投意合,盼望有一天能成家。又老又丑的崔二爷也看中了香香,要把香香收成小老婆。这首诗描述了王贵与李香香这对青年男女反抗旧社会的压迫而最终幸福结合的恋爱过程。对爱情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长诗中“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或许,这一切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初心”。

《王贵与李香香》一经发表就在解放区引起了轰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农民翻身解放,获得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茅盾先生称赞这部作品是“民族形式的史诗”。上世纪50年代,中国铁道文工团将《王贵与李香香》排演成大型歌舞剧,并向世界传播。今年,宁夏秦腔剧团又将它带到了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继续传承着红色经典。

艺术创作中,王贵和李香香获得了新生,现实生活里,我的家乡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天游里唱出的是幸福与自豪。

时至今日,这首长诗中的故事仍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当地青年男女仍亲切地称呼对方“王贵”或者“李香香”。今天,新一代的王贵和李香香们开朗、自信、勤劳而智慧。他们唱着新的信天游。歌声中,现实里,有着我们幸福的生活,有着我们美好的爱恋,更有我们璀璨的未来!

发布于 2025-08-21 20:42
收藏
1
上一篇:陕西信天游,魅力何在?文学创作中的恒久诱惑 下一篇:黄土高原的旋律,探寻信天游的古老传说与民间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