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云南建水溜达归来,畅游全城美景,这几个地方逛遍太好玩了!

刚从云南建水溜达归来,畅游全城美景,这几个地方逛遍太好玩了!"/

哇!从云南建水回来真是太棒了!建水作为滇南历史文化名城,确实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你逛了哪些地方呢?能分享一下你的体验和感受吗?
建水有很多亮点,比如:
1. "朱家花园 (Zhū Jiā Huā Yuán):" 建水文庙旁边的“民间故宫”,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的装饰风格非常独特,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欣赏。 2. "建水文庙 (Jiàn Shuǐ Wén Miào):" 和北京、南京的文庙齐名的宏伟建筑群,是供奉和纪念孔子的地方,气势恢宏,雕刻精美。 3. "朝阳楼 (Zhāo Yáng Lóu):" 建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有“建水第一楼”之称,可以登楼远眺古城风貌。 4. "古井巷 (Gǔ Jǐng Xiàng) / 井巷 (Jǐng Xiàng):" 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民居,井巷更是以密集的各式水井闻名。 5. "建水古城内其他古建筑:" 比如圣旨博物馆、朱德故居(云岭)等等。 6. "团山古村 (Tuán Shān Gǔ Cūn):" 离

相关内容:

建水,这地方自古就有 “文献名邦” 的名号,是滇南的历史重镇,藏在红河岸边的 “活着的古城”。

它背靠哀牢山余脉,气候温润得很,冬天不冷夏天不燥,古城里青石板路磨得发亮,老房子的飞檐翘角透着股子岁月的温柔。

除了有名的朱家花园和双龙桥,城里城外藏着太多带着烟火气的老讲究 —— 紫陶的温润、古井的清甜、小火车的叮当,还有街头巷尾飘着的烧豆腐香,逛起来就像翻开一本带着温度的老书,每一页都值得慢慢读。

建水古城(朝阳楼)

古城的 “脸面” 就是朝阳楼,号称 “小天安门”,六百多年的老城楼立在城中心,青砖灰瓦被雨水洗得发亮,楼檐下的彩绘虽有些斑驳,却更显精神。登上城楼,能看到四面的青瓦屋顶铺成一片,青石板路从楼脚向四方延伸,穿城而过的马车 “哒哒” 地跑,铃铛声混着街边叫卖声,恍惚间像掉进了旧时光。傍晚时分,夕阳把城楼的影子拉得老长,本地人坐在楼前的石凳上聊天,这才是古城最本真的模样。

朱家花园

滇南民居的 “扛把子”!一进院子就被震住了 —— 三进三出的庭院,雕梁画栋里藏着花草鱼虫的纹样,天井里的石板铺得方方正正,池塘里的锦鲤慢悠悠游着,连墙角的青苔都长得恰到好处。

屋里摆着老家具、旧楹联,能想象出当年朱家老爷在这里会客、议事的场景。最妙的是后花园,假山、凉亭、回廊绕着一汪清水,夏天满池荷花,坐在亭子里听风声,比空调房舒服多了。就是逛的时候得记着路,不然容易在 “迷宫” 似的院子里绕晕。

双龙桥(十七孔桥)

建水人最拿得出手的古桥,横跨泸江和塌冲河,十七个桥孔连在一起,像一条巨龙趴在水面上。站在桥头看,每个桥孔都是一个完美的圆,尤其傍晚时分,夕阳从桥孔里穿过来,水面上金光闪闪,美得让人说不出话。桥中间有座飞檐翘角的楼阁,爬上去能看到两岸的稻田和村庄,风吹过稻浪 “沙沙” 响,远处有牛在河边喝水,这画面比画里还耐看。来这儿不用赶时间,坐在桥边的石阶上发会儿呆,才不算白来。

团山民居

比古城更 “素净” 的古村落,藏在离城十几公里的地方。村子里全是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老房子,土黄色的夯土墙,黑色的瓦,大门上的木雕石雕一点没糟践。

最有名的是张家花园,院子里的 “跑马转角楼” 特别气派,楼上的花窗雕着 “琴棋书画”,楼下的天井铺着青石板,墙角摆着几盆兰花,透着主人家的雅致。村民还住在老房子里,门口晒着玉米、辣椒,老太太坐在门槛上纳鞋底,见人就笑着打招呼,没有一点商业化的躁气。

建水小火车

复古到骨子里的 “网红”!绿皮小火车头拖着几节木车厢,慢悠悠地沿着百年前的滇越铁路支线跑,铁轨 “哐当哐当” 响,像在哼一首老调子。

从临安站出发,一路经过双龙桥、乡会桥、团山,窗外是稻田、荷塘、竹林,还有戴斗笠的农人在田里干活。车厢里的木座椅、头顶的吊扇都是老物件,乘务员穿着民国风的制服,还会给你递上一杯本地的酸角汁。

坐在窗边看风景,感觉自己成了老电影里的人,这趟车不在乎快,在乎的就是这份 “慢”。

燕子洞

离城三十多公里的溶洞,名头不小 ——“亚洲最大溶洞群之一”。洞口像张开的巨嘴,洞里能容下上万人,最绝的是洞顶挂满了钟乳石,有的像柱子,有的像莲花,灯光一打,五颜六色的。每年春夏,几十万只雨燕在洞里筑巢,飞进飞出时 “叽叽喳喳” 的,像一片黑色的云。最刺激的是看 “攀岩采燕窝”,当地人光着脚在几乎垂直的洞壁上爬,手里就一根绳子,看得人手心冒汗。洞里还有条暗河,坐船进去晃晃,凉丝丝的风从耳边过,像在探险。

学政考棚

古代的 “高考考场”,青砖灰瓦的院子里,一排排小隔间整整齐齐,每个隔间就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当年考生就在这儿埋头写文章。里面还原了考试的场景:有的考生在奋笔疾书,有的在抓耳挠腮,墙上还贴着当年的 “考场规则”。最有意思的是可以体验 “模拟考试”,穿上长衫坐在隔间里,提笔写几个字,瞬间明白古代读书人有多不容易。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这儿,能摸到点 “科举时代” 的脉搏。

紫陶街(晚上去!)

建水的 “灵魂” 都在这条街上了!白天看着平平无奇,一到晚上就活过来 —— 家家户户的灯亮起来,紫陶摆件、茶具、花瓶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摊主们慢悠悠地擦拭着自家的宝贝,偶尔拿起刻刀在陶坯上划几笔。

可以蹲在摊位前看师傅拉坯、雕刻,看泥浆在手里变成一个圆润的罐子;也能挑个喜欢的小茶杯,老板会笑着说 “用建水紫陶泡茶,三天都不馊”。街尾还有小吃摊,买个烧豆腐边吃边逛,陶香混着烟火气,这才是建水的夜。

西门古井(大板井)

建水人一天的生活从这口井开始。井口是块大青石板,被几百年来的绳子磨出了几十道深深的沟,清晨时分,挑水的人络绎不绝,木桶 “咚” 地一声放进井里,提上来的水清亮亮的,带着点甜味。旁边就是卖豆腐的摊子,老板直接用井水泡豆子、做豆腐,现做现烤,炭火上的豆腐 “滋滋” 冒油,蘸点卤腐汁,一口一个香。站在井边看本地人打水、说笑,就像看到了建水的 “血管”。

指林寺

建水最老的寺庙之一,号称 “先有指林寺,后有建水城”。院子不大,却透着股清幽,几棵老柏树长得遮天蔽日,树干要两个人才能抱过来。大殿里的佛像不算高大,但眉眼温和,墙上的壁画虽然模糊了,还能看出当年的色彩。寺里的师傅不爱说话,就坐在廊下晒太阳,有人来参观,也只是笑笑。来这儿不用拜佛,就坐在树下听风吹树叶的声音,心就静下来了。

黄龙寺

藏在城边山上的古寺,爬上去要走几百级台阶,台阶两旁的松树长得笔直。山顶的寺庙不算宏伟,但视野极好,能把整个建水坝子收进眼里 —— 稻田像绿色的毯子,古城的屋顶连成一片,远处的山隐隐约约。寺里有口泉眼,水从石缝里渗出来,甜得很,本地人常来打水。下山的时候走慢点,能闻到松针的清香,比城里凉快好几度。

碗窑村(紫陶发源地)

建水紫陶的 “老家”,村子里到处是陶土和窑炉,路边的墙都是用碎陶片砌的。可以走进农户家里,看他们怎么把陶土揉成泥,怎么在坯子上刻花纹,怎么用彩泥填色。最有意思的是看 “柴烧窑” 开窑,烧了几天几夜的窑门一打开,热气混着陶土的香味涌出来,师傅们戴着手套把紫陶一件件抱出来,有的带着火痕,有的闪着光,每一件都不一样。买个刚出炉的陶罐,还带着点温度呢。

玉皇阁

古城里的 “制高点” 之一,楼阁不算特别大,但飞檐翘得很高,像要飞起来似的。登上阁楼,能看到旁边的学政考棚和远处的朝阳楼,青瓦屋顶之间露出几棵老树枝丫。阁里摆着些老碑刻,记载着建水的旧事,墙角的香炉里插着几炷香,烟慢悠悠地飘。下午来这儿最好,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窗棂的影子,安安静静的,适合发呆。

天君庙

建水人 “过火把节” 的热闹地方,平时倒挺清静。庙宇是典型的滇南风格,红墙配着黑瓦,大门上的门神画得威风凛凛。院子里有棵几百年的老榕树,树枝垂到地上,像个大伞盖。庙里的戏台还保留着,木雕的栏杆上刻着 “八仙过海”,虽然有些地方掉了漆,却更有味道。要是赶上节庆,这里会搭起戏台唱滇剧,台下坐满了老头老太太,嗑着瓜子听戏,那才叫有滋味。

建水古城墙(徒步段)

除了朝阳楼,古城墙还有好几段保存着呢。从北门到西门那段最好走,城墙不高,上面铺着青石板,路边长满了野草和小野花。走在城墙上,能看到墙内的老院子 —— 有的人家在天井里晒谷子,有的在门口绣花,孩子们追着跑;墙外是新一点的房子,晾着衣裳,飘着饭菜香。城墙根下有老人摆着棋摊,马扎一坐就是一下午,棋子 “啪” 地落下去,惊飞了墙头上的麻雀。

二、嘴巴过过瘾:建水地道味儿

烧豆腐:建水的 “灵魂小吃”!西门外的炭火摊上,小豆腐像乒乓球似的在铁篦子上滚,烤得金黄鼓胀,“噗” 地爆开一点,蘸着卤腐汁、小米辣,一口一个,外酥里嫩,豆香混着烟火气,能让人站在摊前吃几十块。

汽锅鸡:鸡汤里没一滴水!用特制的汽锅,锅底通着小孔,架在锅里蒸,蒸汽在锅顶凝成水,滴进鸡肉里,炖出来的汤清得透亮,鸡肉嫩得一抿就化,撒点葱花,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

草芽米线:建水独有的 “水中人参”!草芽白白嫩嫩,像小象牙,切成长段煮进米线里,脆生生的带着甜味,再浇上骨汤,配上帽子(卤菜),早上来一碗,浑身都舒坦。

建水烤鸭:和北京烤鸭不一样!皮烤得焦脆,肉却带着汁水,剁成块后蘸着甜酱,用薄饼一卷,还能就着本地的酸萝卜,香而不腻。

米糕:街头早餐摊的常客,白花花的米糕透着米香,有的撒点白糖,有的夹点花生碎,刚蒸出来热乎乎的,松软得很,配碗豆浆正好。

酸石榴:建水的 “水果名片”,秋天成熟时,石榴籽红得像玛瑙,酸中带甜,汁水特别多,吃完手都染得红红的。

唠点实在的:

建水这地方,古城是骨,紫陶是魂,古井是脉,小吃是烟火气。它不是那种挤着看风景的地方,更像个能坐下来过日子的老城 —— 早上在西门吃碗草芽米线,中午去朱家花园晒晒太阳,下午坐小火车晃到团山,晚上在紫陶街摸一把温润的陶坯。这里的老房子里还住着人,石板路上还有马车跑,连空气里都飘着慢悠悠的劲儿。别指望它多新潮,来这儿,就是感受那份被时光泡软了的古朴和鲜活。

发布于 2025-08-21 19:13
收藏
1
上一篇:建水旅游攻略,必去6大景点,云南建水最值得探索的地方,你打卡过几个? 下一篇:不去一趟建水,你绝对领略不到云南隐藏的性价比旅游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