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吃货笔记:从早吃到晚的二十道地道小吃
福州小吃特别多,光是街边摊和老店就能吃出个花来。早上起床先喝锅边糊,米浆沿着铁锅边一圈圈浇,煮进虾仁和蚬子,味道咸鲜带点米香。街边卖的都是一勺一碗,五块钱能喝饱。紧接着是捞化,骨头汤底配上细粉丝,加鸭血鸭胗或者海鲜,烫热了捞出来,胡椒和酸笋是标配,吃完一身汗。

中午可以尝荔枝肉,猪肉裹粉油炸,淋番茄酱糖醋汁,酸甜口儿。要是想吃肝,南煎肝煎得两面黄,配蒜片和醋,嫩滑还下饭。醉排骨要选裹粉炸的,淋红酒调的酱汁,外脆里嫩酒香味重。鱼丸一定要吃老字号的,鱼茸包肉馅,煮汤或者炒着吃都弹牙。肉燕和纸一样薄,煮进汤里吸汤汁,趁热吃鲜。

下午可以换换口味,粉干是细米粉,炒的拌的都行,搭青菜肉丝。八宝红鲟饭得选大个青蟹,和糯米虾仁一起蒸,蟹肉鲜加上米香,一盒饭配半只蟹。福鼎肉片其实是肉泥做的,煮熟撒葱花紫菜,汤清亮适合夏天喝。

晚上甜食别错过芋泥,芋头加猪油和糖炒的,软乎乎的不腻。花生汤得挑老店,花生煮到粉糯,汤奶白加冰糖,秋冬热饮夏天冰镇都行。冰饭是刨冰加糯米和水果,配红豆或者绿豆汤,夏天解暑神器。

还有些小吃要特意找店铺才有,比如葱饼,油酥皮里有葱和肉,烤得金黄脆皮,掰开闻见芝麻香。炒糕是番薯粉熬的块,油炒过后带焦边,加糖吃甜的,或者酱油蒜蓉咸口味。碗糕是米浆蒸的,带小孔像蜂窝,趁热吃软乎,放凉后反而硬了。

夜市转悠还能遇到挑夫扛着挑子卖的炒稞条,用麦芽糖裹米片炒,一铲子铲下来碎碎的,咬着咯吱响。醉香园门口排队买的蚝排,面包糠裹着牡蛎炸,趁热吃外酥里嫩,沾椒盐粉更好吃。

福州本地人最爱的是三合一手抓饭,炒饭搭青菜和卤味拼盘,用手抓着吃方便实惠。巷子里藏着家牛肉丸专营店,现打的丸子肉感十足,弹牙到能跳起来。东街口商场新开了家传统茶馆,提供全鹿宴,从鹿心到鹿筋都能尝到,不过价格贵点。

这些年老招牌没少,南后街的同利肉燕还是当年味道,安泰楼的佛跳墙用砂锅煨着,鲍参翅肚齐上桌。年轻人最爱去的是塔 於记鱼丸,现点现捣鱼肉,看着丸子从揉成到煮好。巷子里的苍霞美食城能一次吃遍十几种小吃,自助称重按克算钱。

总之福州街角总有意想不到的吃食,老店和新铺子都在,随便走进一家都能吃饱。外地游客别光顾着去热门景点,钻进骑楼下看老人排长队的小店,保准吃到地道的家乡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