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上坐着大锅,锅里是煮完肉剩下的肉汤,地板上一个大盆,盆里有半盆多红薯淀粉。
肉汤开锅,奶奶端起锅,往淀粉里倒肉汤,我拿着大擀面棍朝一个方向搅合,直到淀粉成了淀粉坨,拿过几个大碗装上,放蒸锅里蒸上半个多小时,出锅,晚饭就是它了。
每年腊月二十几,家里煮完年猪剩下的肉汤基本就是这么处理。
焖子,传说是山东烟台门氏兄弟所创,随着闯关东的百姓一同北上到东北,各地焖子的做法各有不同,但似乎始终是地方特色小吃。
直到良子的出现,让河北的焖子在网络上现了个眼。

良子吃的那种焖子属于典型的河北焖子,即肉汤勾淀粉芡蒸出来的,而且是工业流水线产品,分量不是很足,里面也没多少肉,没吃过的人第一眼会看成肉皮冻,吃一口会觉得是烂了的肉皮冻。因为加水很多,勾芡稀,蒸出来自然就软。

河南地区的焖子大都用粉条制作,之前到河南出差买过几斤,用料比较足,吃起来有嚼劲,毕竟粉条再怎么偷工减料也得能成型才行。

大白焖子,非常软
至于那种非常软的焖子,我自己试过,汤的分量起码是淀粉的三四倍,勾芡非常稀,蒸出来也勉强成型,搁嘴里一泯就化,挺适合良子这样没牙的人,但正常人吃不惯只会觉得恶心。
保定地区讲究吃驴肉,驴肉汤的焖子也就成了一大特色,但想吃真正的驴肉焖子,建议还是来保定,到驴肉馆子里点菜,毕竟现在保定熟驴肉已经快突破150块一斤了。良子那种包装成火腿肠一样的焖子,五块钱一斤的玩意儿,他能把小面筋搁驴肉汤里煮一下冒充驴肉都算是货真价实,不过人家现在签MCN了,估计过几天就看不上这玩意儿了。
定州还有一种肉焖子,吃起来跟午餐肉一样,里面也是真正的肉眼可见大肉块,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

定州肉焖子
焖子本身就是一种穷吃食,如果真的看良子吃得香可以自己做,毕竟这玩意儿也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弄二斤红薯粉,倒上滚烫的肉汤,一定要滚烫,要不然成不了型,就成非牛顿流体了,没肉汤弄点儿调料水也行,味道全在汤里。
自己弄就追求个分量足,慢慢加汤,只要能成型就行,注意搅和到位,尤其是淀粉团里面不要有干淀粉,干淀粉蒸不熟。
蒸出来你就吃吧,切一块就着点儿大葱当主食,切片加葱姜蒜醋炒一下,炖大白菜切长条加上点儿,甚至涮火锅都能来上几片。

自己之前做的,分量足
写完这篇文章我蒸的那一锅也就熟了,我先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