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队揭秘,加时赛之王背后的传奇之路

克罗地亚队揭秘,加时赛之王背后的传奇之路"/

克罗地亚队被称为“加时赛之王”(King of Overtime)或“加时赛专家”,这个称号并非官方认证,而是基于他们在国际大赛(尤其是世界杯)中多次在加时赛甚至点球大战中展现出的惊人毅力和战斗力,从而在球迷和媒体中形成的口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韧性 (Strong Mentality and Resilience):" 克罗地亚球员普遍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和钢铁般的意志力。他们在逆境中不轻易放弃,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并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 国家队历史上经历过南斯拉夫解体等动荡,这种历史背景可能在无形中塑造了球员们坚韧、团结、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性格。
2. "中场控制力与整体性 (Midfield Dominance and Unity):" 以莫德里奇、佩里西奇、布罗佐维奇等为代表的中场群,技术出色,视野开阔,既能控制比赛节奏,又能前后兼顾,为前场创造机会,为后场提供保障。 球员之间的默契度高,整体性强,能够有效地在加时赛这种高强度的对抗中保持运转。
3. "技术实力均衡 (Balanced Technical Ability):" 克罗地亚队拥有众多技术精湛的球员,无论是突破、传球还是创造机会,都有能力在加时赛

相关内容:

克罗地亚队球员在比赛后庆祝胜利供图/新华社

又是一场加时赛+点球大战的套餐组合,克罗地亚人用一场5比3的结果送夺冠大热门巴西队提前回了家。这一切和之前1/8决赛对垒日本时几乎如出一辙,被对手压着打,场面不占优,却最终在点球大战中气走对手。“加时赛之王”的头衔不是白给的,克罗地亚人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坚韧不拔,提升了球队的档次,成为世界足坛与众不同的存在。而这也是他们受到很多球迷追捧的重要原因。

因为历史上错综复杂的原因,巴尔干半岛的纷争在上世纪最后十几年愈发激烈。随着南斯拉夫解体,世界版图上才有了克罗地亚这个国家的名字。其实在那之前,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冲突就不断,给那里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出生于那个时代的人基本上从小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让他们更懂得该如何去生存,该如何去承受这种压力,并把它转化成拼搏的动力。37岁的克罗地亚队长莫德里奇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从小当放牛娃的经历锻炼了他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这些都在日后的比赛中有所体现。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放弃”二字,所以你能看到当其他人已经跑不动的时候,“魔笛”还能完成超车。4年前在俄罗斯,以他为代表的那批克罗地亚球员就上演了“灰姑娘”的故事,一次次绝境逢生,闯进决赛,创造了队史纪录。

而这次在卡塔尔,虽然莫德里奇和他身边的几位队友都不再年轻,但在他的感召下,全队拧成一股绳,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大的能量发挥了出来,从头拼到尾。比如30岁的布罗佐维奇在与日本队一战中的跑动距离达到了惊人的16.64公里,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单场跑动纪录。而这场和巴西队的较量,他也跑了全场最多的15.72公里。其实这一点都不难理解,37岁的莫德里奇还在场上不停地奔跑和拼抢,别人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现在大家都在说,“想赢克罗地亚请在90分钟内解决战斗”,因为只要拖到加时赛和点球大战,他们肯定是更占优势的那一方。最近两届世界杯的6场淘汰赛,他们有5次踢了加时赛或是点球大战,无一例外取得了胜利,倒在他们脚下的分别是丹麦、俄罗斯、英格兰、日本和巴西队,“加时赛之王”名不虚传。如今他们再次挺进到半决赛,对面的阿根廷肯定在想如何尽快结束战斗呢。

4年前,克罗地亚不懈奔跑在赛场的代表人物是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4年后,莫德里奇仍在坚持,而他的中场搭档变成了布罗佐维奇和科瓦契奇,这是一种最好的传承,无论谁在,克罗地亚精神都不会丢失。更何况他们秉承了前南足球的风格,有技术有身体,这样的球队值得任何一个对手尊敬。文/本报记者 张昆龙

发布于 2025-08-19 14:28
收藏
1
上一篇:克罗地亚加时赛之王之谜,魔笛感召下的斗士精神 下一篇:谈资 | 克罗地亚队揭秘,如何炼成“加时赛之王”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