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古城楼与古塔的历史印记

山西运城,古城楼与古塔的历史印记"/

您好!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您介绍山西运城的楼和塔。
山西运城地处黄河金三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境内的古建筑,尤其是楼和塔,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宗教文化信息。
"关于“楼” (lóu):"
在运城,提及“楼”,最著名的当属:
1. "解州关帝庙的“楼”:" 虽然关帝庙主体是庙宇,但其中一些高大的建筑,如庑殿顶的献殿和悬山顶的拜殿,从功能上看也属于楼阁式建筑,气势恢宏,是现存最大的武庙建筑群。 2. "永济普救寺的“普救寺塔”(舍利塔)下的建筑:" 虽然舍利塔本身是塔,但围绕它的建筑群,如山门、戏台、钟鼓楼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寺庙区,其中的楼阁式建筑也很有特色。 3. "一些地方性的楼阁:" 在运城的市、县、乡镇,可能还保留着一些规模较小的楼阁,如钟鼓楼、文昌楼、节孝坊等,它们是地方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关于“塔” (tǎ):"
运城的塔,以其多样性和历史价值而闻名,是中国古代塔

相关内容:

我是山西运城的楼和塔

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

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

将于9月21日——23日在运城举办

作为山西运城的楼和塔我们也要向外界展示自我


我叫鹳雀楼,

我是山西运城的楼,

因为河东才子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让我千百年来名声大噪,家喻户晓,时至今日,大家诵读《登鹳雀楼》这首诗,就会想起我。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叫秋风楼,

我是山西运城的楼,

我是因为收藏着汉武帝刘彻的辞赋《秋风辞》而建,而命名,作为皇家祠庙《后土祠》的一部分,我也成了来此地必打卡的地方。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我叫飞云楼,

我是山西运城的楼,

我是纯木制结构,风趣的万荣人为了体现我的高,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解店有座飞云楼,半截插在天里头。如今我已是万荣县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我叫鼓楼,

我是山西运城的楼,

我始出生于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由河东巡盐御史房寰主持兴建。我与向西距离不足五百米的钟楼,是运城元明清时期标志性建筑。我们遥相呼应,晨钟暮鼓,为古老河东盐商巨贾,平民百姓守望了几百年。



我的四周各有一块蓝底金色颜体字牌匾,分别是

东:东逾周宋,意为往东可到达东周陪都的洛阳,宋都开封。

西:西入秦陇,意为往西可到达陕西甘肃一带。

南:南达樊邓樊指襄樊,邓指河南邓州,意为往南可到达湖北、河南一带。

北:北极燕代燕指河北、北京一带,代指山西忻州、大同一带。意为往北可到达河北、山西北部地区


我叫钟楼,

我是山西运城的楼,

我和鼓楼都是运城元明清时期标志性建筑。我们遥相呼应,晨钟暮鼓,为古老河东盐商巨贾,平民百姓守望了几百年。

东门“启夏”诠释,夏指中国第一个王朝,河东是古老的”夏墟”,大禹建都安邑,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启为夏朝的第一个君主,也建都安邑。启夏寓意在河东大地开启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

西门“封虞”诠释,指运城西虞乡及永济一带的古虞国,是早于周代虞国(平陆县),古虞是舜建立的,舜曾被尧任命为“虞”官,即掌管山林的官,后舜建立虞国,后来舜成为以古虞国为中心的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称为舜帝。也有历史专家称虞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左传》及《国语》就称“虞夏商周”为先秦四个王朝。

南门“来熏”诠释,取“熏风南来”之意。沿古人之意用之。熏风指来自南或东南的暖风,语出《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熏风。”运城盐池的风也称之为熏风、南风,舜帝《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北门“拱极”诠释,意思是拱卫北极星。语本《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后因以喻拱卫君王或四岳归附。


我叫北辛舍利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我屹立于汾河岸畔已经600余年,关于我的过去,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觉得我所在的崇圣禅院可能与后土祠,宋真宗有关。


我叫临猗双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我们是一个组合,两塔高约40米,相距80米。我们的建造,巧妙地利用地理方位,日月出沒的时间,使两塔在每年有四次将倒影交合在一起,“日光月光同相照,东塔西塔影相交”是光影建筑史上一大奇迹。



我叫安邑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安邑塔是我的俗称,有史料记载的名字是太平兴国寺塔,我属于宋代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十三级高。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形容我的高”安邑县有座塔,离天只有丈七八“


我叫泛舟禅师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全国现存罕有的保存完整的圆形唐塔。这是一座灵骨宝塔,是唐代报国寺禅师泛舟圆寂后,好友为其筑塔而祀。


我叫莺莺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我是佛教东传十九座舍利塔之一,后来因为西厢记的故事,后人称我为“莺莺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我叫万固寺多宝佛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位于山西永济西南的中条山麓,始建于北魏正光三年,原名“繇哉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永固”之意,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早建1年,比山东济南市青龙山神通寺四门塔早89年,比西安大雁塔早130年,比云南大理县崇圣寺三塔早300余年。


我叫八龙寺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据《荣河县志》中记载:“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宋真宗祀汾阴过此,见八龙垂象之瑞而建寺。”



我叫龙兴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我生于唐代,塔身呈八面,一共有十三层之多,总高约为42.4米(一说43.4米),通体由磨光青砖砌筑而成,属于龙兴寺的一部分。



我叫镇风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


我叫瑶台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


我叫旱泉塔,

我是山西运城的塔。

......

运城还有哪些楼和塔?


作 者 简 介

陈晓鹏,山西万荣人,90后文学爱好者,微信公众号【晋南道】、视频号【晋南道】、抖音【晋南道】,今日【晋南道】总编辑。在微信公众号发表原创文章数十篇。

发布于 2025-08-19 10:28
收藏
1
上一篇:说起卫辉,怎能不说这个“汲”的魅力? 下一篇:华南植物园盛放禾雀花盛宴,紫色花海等你赏!花期本月截止,错过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