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买床总觉得“越大越气派”,尤其是刚有孩子那两年,想着俩大人加娃挤着也宽敞,怕翻身压着娃、怕娃滚下床,咬咬牙买了2米2的大床。
结果没两年就后悔——现在的房子哪有以前那么大?

90平做三室,主卧也就10来平,摆上这床之后,衣柜门得侧着身才能打开,想放个梳妆台都得挪半天,晚上起夜绕着床走跟走迷宫似的,别提多憋屈了。
再说实用性,孩子小的时候确实用得着,可等娃上小学自己睡次卧了,这床就剩俩大人,两边空着一大块,晚上躺床上连手都碰不着,反而觉得冷清。

有次朋友来家里玩,调侃“你家床跟宾馆标间似的,俩人大眼瞪小眼”,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床太大也会“疏远”人。
最烦的是附加成本,床垫得定制,比1米8的贵了快一千;床单被罩更麻烦,超市里根本没这尺寸,要么网上找定制款,要么凑合用1米8的,盖着漏风不说,洗的时候洗衣机都塞不下,得拽着边角硬塞,晒干了叠起来跟块大席子似的,占满整个衣柜。

上次我妈来帮忙洗床单,边揉边念叨“这床买得真亏,比我以前织的粗布床单还难摆弄”。
还有二手转卖的问题,去年想换1米8的床,挂网上三个月没人问,买家一听说尺寸就摇头:“我家卧室才11平,放这床连床头柜都没地儿。”最后只能低价处理给收废品的,人家还嫌占地方,费了半天劲才拉走。

其实不是大床不好,是现在的日子变了——以前讲究“排场”,现在更要“舒服”。1米8的床够俩大人睡,还能给卧室留点儿空,放个小沙发或者落地灯,晚上窝那看看剧、剥剥橘子,比挤得满满当当的“大床”强多了。你说,要是为了那几年的“安全感”,换往后十几年的“憋屈”,值当吗?
说到底,家居这事儿还是得跟着日子走。

以前觉得“大”就是好,现在才明白“合适”比什么都强——床够睡、空间够转、日子够舒服,这不就是最实在的幸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