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甘肃天水,说实在的,这地方真是比网上说的要好,网上那些评论有的太保守,有的太夸张,其实亲自走一趟,才知道到底咋回事,
买到高铁票那天,我没多想,天水在我的印象里,也就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没太多感觉,
网上刷到的天水,评价五花八门,有人说景点分散,有人说吃的不怎么样,还有人说人情味一般,
我觉得吧,反正票买了,去了再说,踩坑也好,捡漏也罢,都是自己体验,
从兰州出发,坐高铁一路南下,窗外的景色慢慢绿起来,天水南站一出站,空气里带点湿润,和兰州完全不一样,这边的天,带点水汽,名字还真没叫错,
天水的景点是挺分散的,网上都劝自驾,我这次没租车,就想看看不用车到底能不能转,结果发现,其实公交和网约车也能解决,只是要多等一会儿,多走几步路,
第一站就奔着麦积山石窟去的,听说是“东方雕塑馆”,我还以为会很庄重,结果山脚下卖烤红薯的阿姨比雕像还亲切,麦积山远远看像个大馒头,被谁咬了一口似的,

爬楼梯爬得我腿发软,心里想着,爬到顶能不能给我换个膝盖,石窟里的佛像,全是泥塑,一个个表情都不一样,细节做得特别好,
旁边的小孩喊着,“妈,这佛像眉毛跟爷爷一样”,我听了差点没忍住笑,景区人不多,可能是工作日,志愿者比游客还多,有个大哥问我哪里来的,我说南方,他说,欢迎啊,这地方清静,适合慢慢逛,
他还特意推荐山下那家卖苹果的小摊,说不买亏了,我买了一个咬一口,脆得掉渣,汁水往下流,终于明白为啥人家敢挂“天水苹果”四个字,吃着吃着,觉得这就是旅行的乐趣,
下山的时候,看到大爷在树下摆棋摊,两边坐着本地人和外地人,大家下棋不在乎输赢,图个乐子,我也跟着喊了两声“杀”,觉得很自在,

天水公交开得慢,司机师傅不着急,像是时间在这儿不值钱,下车买瓶水,卖水的阿姨问我要不要尝尝面皮,我嘴馋,想试试,结果一小碗面皮上来,红油飘着花椒,蒜味冲鼻,吃完嘴麻得直咧嘴,阿姨看我吃得香,乐得不行,说辣得才有味儿,
这种小事,感觉比打卡还真实,
第二天,一早去伏羲庙,大门口一队学生,穿着校服,边走边聊谁是伏羲,小姑娘说,以为伏羲只是神话里的人,没想到真有庙,
庙里很安静,钟声偶尔响一下,殿前的石碑摸起来冰冰的,像时光倒流,老爷爷给孙子讲八卦图,说这东西看着像煎饼果子,孙子憋笑,脸都红了,
我在庙门口坐了会儿,树叶落在身上,没人催没人管,空气里带点潮气,感觉时间都慢下来,
天水的老城区不大,街道两边是青石板,卖锅盔、烧饼、糖水的摊子都在门口吆喝,我买了个锅盔,三块钱,咬一口嘎嘣脆,里面夹着辣牛肉,

边走边吃,满嘴面香,有家糖水摊,一大锅红豆汤,老板娘用大勺子舀得满满的,我问她啥讲究,她说,天水的糖水,不甜不卖,我喝了一口,甜得牙都软了,
天水物价是真亲民,别的地方三十块钱买个手抓饼,这里能吃三顿,晚上想吃羊肉泡馍,找了家小馆子,老板是陕西口音,跟我说,天水啥都不缺,就是名气小,
“外地人来一趟,都觉得值”,他说着撕馍,羊肉泡馍汤清肉嫩,我刚咬一口,邻桌大叔说,汤要加蒜才地道,我一大把蒜丢下去,吃得鼻涕眼泪全下来了,那味道一下就暖了胃,
吃饱喝足,出去溜达,天水晚上没大灯牌,路边摊的小灯泡亮着,有人拉二胡,调子拐弯,旁边小孩跟着哼,听得我停下来站了一会儿,觉得比网上直播还有劲,
第三天本来要去水帘洞,天偏偏下雨,雨点砸在石板路上啪啪响,我撑着伞去公交站,遇到个带孩子的妈妈,她说水帘洞这会儿路滑,不建议去,

我听了,干脆改路线,在市区闲逛,水帘洞没去成,却在水东街发现了新玩意儿,这条街不长,两边全是小吃摊,烤串、炒面、凉皮,烟火气特别足,
摊主大哥一边翻烤串一边跟我唠嗑,说,外地人来天水一定要吃呱呱,我没听过,问他呱呱是不是青蛙,他笑了,说是豌豆粉做的小吃,软糯有弹性,蘸辣油特别香,
我试了一下,停不下来,边吃边看,发现天水人做生意都很随意,顾客多就多卖,顾客少就自己坐着嗑瓜子,问价格,老板娘说,随便尝,喜欢再买,
这种劲头,在大城市里真不多见,
天水住宿也让我觉得舒服,主城区酒店不贵,干净,宾馆老板还主动推荐晚上去哪儿逛,说夜市一定得去,我信了,晚上去了水巷子夜市,

天还没黑,摊主们就把小炉子支起来,烤羊肉串的香味飘很远,人不少,但不会挤,大家慢慢吃,喝啤酒,唠家常,
我找了个空位,点了几串烤羊肉和烤土豆,旁边小伙子看我一个人,递了瓶啤酒,说,来天水就该这样,我跟着碰杯,觉得这儿的人都挺实在,没啥花活,
夜市里有卖琉璃摆件的小摊,样式多,旁边小姑娘一口气买了好几个,说要带回去送朋友,摊主大姐收钱还唠嗑,说天水人不怕你砍价,砍得多就多送点,
我也买了个琉璃手串,凉凉的,戴着挺舒服,
走在夜市,灯光把人照得暖和,天水的夜晚安静但不冷清,路边的狗都懒得叫,
睡前刷手机,朋友圈有人问天水好玩吗,我回了一句,来一趟就知道了,
最后一天打算去南郭寺,听说那风景好,人又不多,上午过去,山脚下是片老树林,空气里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寺庙不大,台阶不少,爬到半山腰能看到整个天水城,风吹过树梢,庙檐的风铃叮叮响,像是招呼外地人,
庙里有个老和尚,穿着洗白的僧衣,看我气喘吁吁,递了杯水,说,慢慢走,不着急,我说,我是来偷懒的,他笑着说,偷懒也是修行,
那一刻觉得生活本来就该这样,不用赶时间,也不用和别人比,
下山路上遇到老夫妻,手里提着菜篮,一边走一边聊晚上做啥菜,我问他们天水有啥特产带回去,大爷说,苹果、花牛、粉皮,带啥都行,有点家乡味就好,
我挑了几袋苹果和粉皮,价格便宜,老板还多塞几个小的,
回酒店路上,公交车慢慢开,司机师傅哼着小曲,天水的生活就像这公交车,不快也不慢,
离开天水那天,早上退房,前台小姑娘问我,还会再来吗,我说,下次带家人来,不能一个人独享,她笑着说,下次来给你打折,

我拉着行李箱走出酒店,风还是带点水汽,高铁候车厅不拥挤,大家都不急,有个小男孩拉着妈妈说,下次还来天水吃面皮,
我心想,这孩子比我还会享受,
坐上高铁,窗外景色一路倒退,麦田、苹果园、青山、河流,全部都在脑海里,
回头想这几天的天水,没有大场面,没有网红的浮夸,一步步走下来,吃下来,看下来,把天水的味道记在心里,
天水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地方,它有自己的节奏和温度,旅行嘛,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图个新鲜,
可我觉得,天水是那种你来了就还想来的地方,回去还会惦记的地方,
下次有机会,还想再来天水,慢慢吃,慢慢逛,慢慢过日子,天水不急,我也不急,生活就该这样,慢慢来,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