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天水十大必游景点,探寻古韵风情之旅

盘点天水十大必游景点,探寻古韵风情之旅"/

为您盘点天水最值得去的十大景点,这份名单兼顾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地方特色:
1. "麦积山石窟 (Maiji Mountain Grottoes)" "简介:"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石窟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顶,层层叠叠,气势恢宏。主要特点是精美的泥塑艺术,风格独特,被誉为“东方微笑”的弥勒佛坐像更是闻名遐迩。 "亮点:"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三大石窟之一,艺术价值极高。 "适合:" 历史文化爱好者、艺术爱好者、摄影爱好者。
2. "伏羲庙 (Fuxi Temple)" "简介:" 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伏羲氏的古代建筑群,被誉为“天下第一庙”。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节期间,这里会举办盛大的伏羲庙祭祀大典,场面壮观,是当地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亮点:" 建筑宏伟精美,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实例,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适合:" 历史文化爱好者、对中华文明起源感兴趣的人、想感受民俗氛围的游客。
3. "古街 (Ancient Streets - 如南郭寺街、民主路等)

相关内容:

天水是甘肃一处山青水绿的地方,

一座中国四大石窟——麦积山石窟,

使天水成了旅游胜地,

而天水这座“小江南”可不止有麦积山石窟哦!

下面微游君为大家盘点一下天水

最值得去的十大旅游景点


麦积山石窟


摄影:沸冰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东南部,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雕塑馆”。麦积山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伏羲庙



摄影:老贡(弓)

伏羲庙,又名太昊宫,在市区西关,其建筑肃穆古朴,巍峨壮观,是海内外华人寻祖追宗的圣地。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挺拔苍翠,浓荫蔽日。


轩辕谷



轩辕谷俗称三皇沟,位于清水县城东七十里的山门乡白河村。据省、市、县志记载及民间传说,为轩辕黄帝的诞生地。轩辕黄帝作为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开创了华夏文明。而他的早年时期则是在清水度过的,清水因之而称为“轩辕故里”。


南郭寺


摄影:中国文化摄影网/红珊瑚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



玉泉观


摄影:MIUI/firrstone


玉泉观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现存建筑为明清时重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


仙人崖




仙人崖距麦积山石窟15公里,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仅次于麦积山景区,这里是释、道、儒三家共存的风景胜地,由三崖、五峰、六寺所组成。自南北朝以来,历代在这里均有建筑和雕塑造像,现存的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筑和重新修缮的,部分泥塑为北魏晚期作品。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坐落在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钟山峡谷中。建于十六国时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屡有修建,主要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和三清洞五处石窟。水帘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


胡氏古民居建筑



胡氏民居属明代民居古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庙。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其规模也是不多见的古民居。


卦台山



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北道区渭南乡,距天水市约15余公里。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人们不难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向西弯曲成一个“S”形,把椭圆形的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画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


李广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墓中埋葬的正是这位浴血杀敌的飞将军李广。李广墓位于天水市区南郊的文山山麓。墓冢高约2米,周长26米,祭庭为3间悬山顶,垣墙大门额题“飞将佳城”。墓碑上镌有“汉将军李广之墓”七个大字。据考证,此墓是李广的“衣冠冢”,葬宝剑衣物。


图片:网络

发布于 2025-08-18 00:58
收藏
1
上一篇:电影院创收,警惕过度商业化,避免离谱敛财 下一篇:去了3次,终获心满意足!天水必游7大景点,最全攻略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