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7月10日上线多语言版本,新增14种语言支持,一周后又宣布世界地图服务正式上线。这次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打出境游、来华指引和企业出海三大场景。用户能用中文或英文查海外地址,导航精度靠GPS、北斗、基站和WiFi一起定位。
海外POI数据有1.2亿条,能查景点、餐厅甚至加油站。中国企业出海能直接调用当地地图数据,省去自己建系统的麻烦。比如越南工厂找供应商,中文搜索就能定位;外国游客来北京,英文版地图显示拼音地址和路况。

但问题也明显。有些小国家数据更新慢,比如非洲偏远地区可能找不到新修的路。北斗系统在欧美覆盖不如GPS,导航偶尔会飘。语言翻译也有硬伤,土耳其语版有用户反馈“地名翻译成错别字”。
对比Google Maps,高德优势在中文服务和北斗支持,但海外用户习惯用本地地图。比如东南亚司机更常用Grab,中东人用Careem。高德现在只能靠合作,比如和旅游平台绑定推广。
7月10日上线的多语言版在App Store能直接下载,但下载量暂时没Google Maps高。有留学生说“中文提示方便,但东南亚小路经常偏移50米”。企业用户评价两极,物流公司在巴西用着还行,但中东分公司嫌更新慢。
高德官网写“满足跨境场景需求”,实际体验看还有漏洞。用户评价分化,有人觉得“比以前好用”,也有人吐槽“核心功能不完善”。地图战争远没结束,现在只能说是刚开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