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品鉴」,拙政园——探寻天下园林之母的韵味

「苏州古典园林品鉴」,拙政园——探寻天下园林之母的韵味"/

我们来品鉴一下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翘楚——拙政园,并探讨其“天下园林之母”的美誉。
"拙政园:清雅脱俗,淡泊宁静的典范"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的东北街,是苏州现存最大、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它始建于明代正德初年(16世纪初),由当时的御史王献臣(字子正)建造。因王献臣自号“拙政”,故得名“拙政园”。全园占地约五万平方米,以其布局疏朗、水体开阔、建筑精巧、花木繁茂而著称,体现了明代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艺术精髓。
"品鉴要点:"
1. "水韵天成,开阔疏朗:" 这是拙政园最显著的特点。全园约四分之三面积为水面,池水清澈,波光粼粼。与国内许多以山为主、水体相对较小的园林不同,拙政园的水景营造得极为成功,形成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生动格局。 主要水系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环以曲折的回廊、玲珑的亭台、秀美的榭舫。这种大面积、多形态的水景,不仅提供了开阔的视野,也

相关内容:

  【编者按】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1997年12月,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荔枝新闻精选江苏卫视电视纪录片《江南文脉》中的五集,带领读者一览狮子林的洞壑、拙政园的画舫、留园的盆景、环秀山庄的假山和沧浪亭的复廊……共赏这份典雅灵秀的独特魅力!


视频加载中...


  苏州古典园林品鉴丨拙政园: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yù)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林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一夜豪赌,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细观园中建筑物名称,会发现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大力宣扬荷花,意在表达其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发布于 2025-08-17 12:43
收藏
1
上一篇:漫步拙政园,探寻它跻身中国四大园林之列的奥秘 下一篇:好奇1,揭秘古人命名拙政园时蕴藏的神秘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