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岳阳的无尽魅力,一座岳阳楼,道不尽的千年风情

探寻岳阳的无尽魅力,一座岳阳楼,道不尽的千年风情"/

您说得非常对!"岳阳的魅力,绝不是一座岳阳楼可以道尽的。"
岳阳楼固然是岳阳的“名片”,是吸引无数游客的核心地标,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天下闻名),拥有独特的建筑艺术,登楼远眺更能尽览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它的存在,是岳阳不可或缺的灵魂和骄傲。
然而,岳阳的精彩远不止于此:
1. "浩渺的洞庭湖:"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其本身的魅力就足以令人倾倒。湖光山色、烟波浩渺、渔舟唱晚、候鸟迁徙……四季变换,景色各异。它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无数诗词歌赋、传说故事的灵感源泉。 2. "悠久的历史文脉:" 除了岳阳楼,岳阳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古阅军楼、巴陵塔(岳阳楼塔)、洞庭湖君山岛(湘妃泪竹、传说、茶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岳阳深厚的历史底蕴。 3. "独特的江湖文化:" 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孕育了独特的江湖文化。这里的渔民生活、水上交通、地方戏曲(如巴陵戏)、特色美食(如洞庭鱼米、口味虾)等都充满了江湖气息和生活情趣。 4. "秀美的自然风光:"

相关内容:

新年伊始

意味着新一季的《记住乡愁》

又要与大家见面啦

为何众多文人都为岳阳楼写过诗?

多年未见的江豚因何重现洞庭湖畔?

拥有千年历史的岳阳古城

又有着怎样传奇的历史?

今天20:00

《记住乡愁》第七季

《岳阳——湖湘古城 忧乐天下》

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

敬请收看

说到岳阳,你能想到啥?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诞生记

不得不说,岳阳的名气确实是在《岳阳楼记》诞生的那一刻,达到了巅峰。

然而你或许不知道,写下《岳阳楼记》这篇千古名篇的范仲淹,未曾登临过岳阳楼。

他是凭着一幅好友寄来的《洞庭秋晚图》,再加上少年时期曾在洞庭湖附近生活过的那点记忆,写出了这篇名作。

在佩服范仲淹老前辈看图写作的能力之余,也发自内心的佩服他,始终把国家、把人民放在心上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他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倾注于笔尖之时,也把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终极追求,刻在了岳阳这片土地上。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其实岳阳这地儿,在范仲淹写记之前也是个顶顶有名的地方,尤其是它面前的那一大片洞庭湖水,简直是骚人墨客的天堂。

谁都想着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一览洞庭水,特别是唐代喜欢写诗的那批人。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隐……那些能叫得上名字的,基本上都曾为岳阳挥毫泼墨过。

李白:“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在很多诗人的眼里,仿佛洞庭湖才是他们的主菜,岳阳楼则是用于登高赏景的工具。

曾是军事重镇

不过,这两处网红打卡点,在更早些时候,却不是这般诗情画意,它们具有十分硬核的功能——军事。

这其实和岳阳的当时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由于地处“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水路要冲,岳阳在唐代以前,一直都是军事重镇。

岳阳城前的洞庭水则是训练水兵的一处好地方,东汉末年,大将鲁肃为了方便指挥水师在洞庭湖上操练,便在湖边建了一座阅军楼,这便是岳阳楼的前身。

如今岳阳楼的楼顶像是将军的盔帽,据说是清代再次重修岳阳楼的时候,考虑着岳阳楼之前的军事性能,便修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岳阳楼的样子。

汨罗江畔的传奇

岳阳的传说,还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时期。

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就在岳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最后的传奇。

这位诗人,便是屈原。

当楚国走到穷途末路之时,被流放江南的屈原,也于岳阳境内的汨罗江,结束了的生命。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入楚国都城郢(在今安徽寿县),远在六百多里之外的屈原听到消息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要知道,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在那个诸侯混战的时代,实在少见。那时候的谋臣处士,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奔走于各国之间,谁待见我我就为谁服务。

屈原以身殉国的行为,仿佛是一颗种子,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将爱国情怀种在了这片湖湘大地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个湖湘子弟,每一个中华儿女。

来源: CCTV4

发布于 2025-08-16 10:43
收藏
1
上一篇:岳阳楼记,诞生地探寻与忧乐精神传承之旅 下一篇:揭秘中国三大名楼,1982年大修开启,真正古迹有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