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喜洲栽秧会,一场好玩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田园盛宴

大理喜洲栽秧会,一场好玩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田园盛宴"/

你说得非常对!大理喜洲的栽秧会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玩”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让我为你更详细地描绘一下它为什么如此特别:
1. "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 这是喜洲白族人民在插秧季节举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它不仅仅是为了插秧,更是一种庆祝、祈福和社区凝聚的方式。你会看到身着鲜艳白族服饰的人们,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整个场面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活力。
2. "独特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好玩):" "集体参与:" 栽秧会通常是全村动员,大家一起下地插秧,形成一道道整齐的“秧龙”。这种集体劳作的场景非常壮观,也很有趣。 "传统技艺展示:" 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插秧方式,动作娴熟,节奏感强。观看或参与其中,能感受到劳作的乐趣和智慧。 "热闹非凡:" 活动现场往往伴随着热闹的村歌、山歌对唱,还有各种地方小吃和特色产品售卖,气氛轻松愉快,像是在过节一样。 "互动体验:" 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一个近距离接触白族文化、体验农耕生活的好机会。你可以亲手尝试插秧,和当地人聊天交流,感受他们的热情好客。
3. "文化传承和社区凝聚力(令人印象深刻):"

相关内容:

大理喜洲周城栽秧会,好玩且令人印象深刻!你去体验过吗?2022年5月26日,是喜洲周城村一年一度“栽秧会”。上午在民宿吃过早餐,就驱车前往喜洲周城参加“栽秧会”了。

大理“栽秧会”起源于东汉末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每年农历四月夏至农忙季节举行,又名“田家乐”。今年有幸去大理喜洲最大的白族村落——周城,参加了一次热闹非凡而且印象深刻的“白族栽秧会”。以下是游玩体验的过程,希望你喜欢。

由于事先不知道“栽秧会”的活动流程,所以错过了几个重要的环节。到了周城村后,首先把车停在“周城村委会”附近然后走路去“龙泉寺”,到了那里发现活动结束了(去晚了)。经过打听才知道,现在是在秧田边上搞活动,于是又走路前往,到了水田边上发现这里的活动也结束了。

看着水田里栽秧的场景,小时候自己曾经体验过的“插秧”画面也浮现在眼前。儿时“栽秧”的短暂美好时光,还是那么印象深刻。

1、提起栽秧,小时候的农村场景就一一浮现在眼前。记得小时候总是跟在父母后面,就想去水田里玩耍,估计是小孩都喜欢玩水和玩泥的缘故吧。印象中那时候男同志都是犁田、拔秧苗和干些重体力的劳动,女同志主要就是插秧。

2、估计是小时候在农村特别听话的缘故,一些轻体力的农活基本都学着干过。比如说插秧吧,就是拿几株秧苗,用指头把秧苗根部插入水田的泥土里,最后把秧苗扶正固定就好了。记得那时候条件艰苦,母亲在插秧这个季节,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插秧。除了忙完自家的秧田,还要去帮助别人家插秧以补贴家用。时间久了手指也磨破了,然后在手指上缠上保护的塑料布,又接着去插秧了。

3、傍晚时分在水田边上,听取蛙声一片。胆子大的小孩会带着一群“怕事”的同伴,在水田埂边上“抓黄鳝”。我就是那个胆小鬼,主要是怕伸手进黄鳝洞里面,抓出来的是蛇从而被咬到。

在秧田边上思绪万千,要不是附近有“敲锣打鼓”的活动声音惊扰,估计还有更多“栽秧”的美好回忆起来。思想拉回到现实,跟着“音乐”走进“栽秧会”的第三个现场——“村委文体活动广场”。

进入“村委文体活动广场”里面,目光所及皆是人山人海。身着各种民族服饰的金花姐姐和阿鹏哥哥,特别漂亮和帅气而且很吸引眼球,估计是去晚了,各种歌舞表演都已经结束了,在这里只剩下仪式性质的活动。

随后跟着长长的队伍,沿着村中主干道往北边走去。一路上敲锣打鼓而且伴着歌舞,大家都那么的愉悦和幸福。

“栽秧会”活动的队伍最后到达一户人家,举行仪式的人和拿着物品的人都往里面进去,出于礼貌我们站在门外观望。不一会儿,一位热情的阿鹏哥走过来,我们一起吃午餐。盛情之下,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美食午餐。

这就是大理喜洲周城栽秧会,好玩且令人印象深刻!你去过吗?

“栽秧会”感恩:

1、据了解,喜洲周城“栽秧会”当天的午餐是免费的,是每年轮流一户人家主办的。感恩喜洲周城!感恩提供餐食的“主人家”,祝福您们幸福安康。

视频加载中...

2、感谢提供帮助的“lao牛”哥、感谢喜洲周城“白家大院”的董大哥。

备注:由于本人才学粗浅,如有不足或不妥之处,还望阅读者指正。

往期精彩推荐:

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大理干货公众号,百多篇游记随便拿走

大理白族绕三灵,见闻纪实

揭秘大理的“丐帮大会”,跟你想象的一样吗?

#在家云旅游##喜洲的生活#@带你游中国

发布于 2025-08-16 08:43
收藏
1
上一篇:云南大理白族火把节盛况空前,上万名游客齐聚狂欢夜,人山人海共庆民族盛典 下一篇:大理洱海畔千年古镇,白族风情聚居地,民风淳朴如童话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