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等地今日入梅,揭秘“暴力梅”与“空梅”现象背后的天气奥秘

上海等地今日入梅,揭秘“暴力梅”与“空梅”现象背后的天气奥秘"/

上海等地今日入梅,意味着中国防汛防台的关键时期“梅雨季”正式开始。关于您提到的“暴力梅”和“空梅”,解释如下:
1. "暴力梅 (Bàolì Méi - Violent Typhoon-like梅雨):" "定义:" 指的是梅雨期间,降水异常集中、强度非常大(短时雨强很大)、雨量极多,并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甚至可能引发大范围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性天气的梅雨。 "特点:" 降水总量大,但时间集中;短时雨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惊人;常伴随大风、强雷电等;灾害性强。 "成因:" 通常与强盛的台风活动或副热带高压的异常稳定和加强有关,导致暖湿气流强烈辐合上升,形成极端强降水。
2. "空梅 (Kōng Méi - Empty梅雨 / Dry梅雨):" "定义:" 指的是梅雨季节来临,但实际的降水偏少,雨带不稳定,或者梅雨期异常短暂,导致整个汛期总雨量显著低于常年平均值,或者未能带来预期的丰沛水量的梅雨。 "特点:" 降水总量偏少;雨日少;分布

相关内容:

今天(7日),上海正式入梅,据统计,上海常年平均入梅时间在6月19日,今年足足提早了12天。此外,今天,浙江、安徽也正式进入梅雨季,雨水逐渐增多。一般在每年的6至7月间,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等地区,都会迎来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被称为“梅雨”。梅雨季开始之日叫作“入梅”,结束之日叫作“出梅”。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等。

  • 湿度大易受潮 梅雨又称“霉雨”

“梅雨”因何得名?这段时间,正值梅子变黄、成熟的时候,又因为此时空气湿度很大,物品极易受潮霉烂,“梅雨”又有“霉”雨之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梅雨期间的天气变得更加不稳定并伴有一定极端性。气象数据显示,过去60年里,长江中下游梅雨季的无雨日数、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和强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最为明显。

对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梅雨,俗称“暴力梅”。依据梅雨监测指标,在6月到7月间无法确定有效梅雨期,判定为“空梅”。进入梅雨期后,第一个雨期确认结束,出现梅雨期中断,随后又出现持续性降水,进入第二个满足条件的雨期,又叫“二度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U022

发布于 2025-08-16 07:56
收藏
1
上一篇:又到赏梅季,梅花初绽,探寻我国赏梅胜地,四大梅园不容错过 下一篇:图说 | 共享“梅”好时节,梅香四溢,共享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