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晋祠奇景,探秘留云楼,仰望望月楼之巅

畅游晋祠奇景,探秘留云楼,仰望望月楼之巅"/

让我们一同“畅游”晋祠,欣赏留云楼和望月楼的独特魅力。
晋祠,这座被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其精巧的园林艺术和宏伟的古代建筑群吸引着无数游客。其中,留云楼和望月楼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精美的建筑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打卡点。
"一、留云楼:层楼叠影,云雾缭绕"
"地理位置:" 留云楼位于晋祠东路,天龙山石窟的西侧,处于整个园林的较高处。它依山而建,地势险峻,却又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仿佛是凌空欲飞一般。 "建筑特色:" 留云楼是一座三层歇山顶的楼阁式建筑,高耸挺拔,气势恢宏。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明的建筑艺术,尤其是屋顶的装饰,更是精美绝伦。琉璃瓦顶,金黄闪耀,檐角悬挂的风铃随风作响,叮当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名字由来:" 关于“留云楼”的名字,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古人认为此楼建于此处,可以“截断云气,留住云彩”,

相关内容:


留云楼与望月楼坐落于晋祠公园长守厅前,分处南北,隔厅相对,与长守厅共同构成“凹”字形院落。两楼均建于2007年,同为两层青瓦卷棚顶,建筑形制统一,更凸显出长守厅的对称布局之美。

长守厅南北两侧各有长廊,其支廊分别通向留云楼与望月楼。作为东西走向的唐园中轴线旁的建筑,这两座楼为坐北朝南的正房,因白天可见云卷晴空、夜晚能赏月色朗照,便有了“留云”“望月”雅称。在晋祠景致中,“云”与“月”的观感和感悟,成为人文与自然景观间的天然调和,让这两处当代新修楼阁在名胜中依旧独具吸引力。

北面的留云楼,朝南一侧有两棵柏树,枝叶恰好遮掩部分楼面,“留云”意境尽显。其又名仁智阁,一层匾额题“仁智阁”,因楼北正对儒佛道兼修的老君庙,庙中倡导“仁智”理念,故以此为名,配联“门环山水观仁智,地接风云会虎龙”,融合了道、儒、佛的精神内涵。仁智阁与老君庙间的空地设有八卦园,作为二者通道。二层匾额题“留云楼”,配联“帘短能留月,楼高不碍云”,登楼可赏云卷云舒,需静心感悟其间妙趣。

南面的望月楼,又名静怡阁,“静怡”二字呼应“望月”的静谧氛围——若说“留云”是日间景致,“望月”则属夜晚风光,夜宜静,静能怡情,故得此名。楼朝北与留云楼相对,一层匾额“静怡阁”配联“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二层“望月楼”配联“庭院花香鸟语,楼台月满云开”,尽显庭院的开放与幽静。楼朝南一侧临湖,设有望月台,登台可见楼阁倒影入湖,远处古建与岸边林木相映成趣,实为观景佳处。楼朝南一层题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二层题联“园古连秋好,楼空得月多”,将观景情志凝聚于“望月”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并州新闻 赵士岱 文/图

发布于 2025-08-16 06:58
收藏
1
上一篇:王楚钦晒奥沙利文定制球杆!一句“完美”点燃跨界球桌狂欢盛宴 下一篇:河南人的委屈心声,胖东来懂,谁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