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云楼与望月楼坐落于晋祠公园长守厅前,分处南北,隔厅相对,与长守厅共同构成“凹”字形院落。两楼均建于2007年,同为两层青瓦卷棚顶,建筑形制统一,更凸显出长守厅的对称布局之美。
长守厅南北两侧各有长廊,其支廊分别通向留云楼与望月楼。作为东西走向的唐园中轴线旁的建筑,这两座楼为坐北朝南的正房,因白天可见云卷晴空、夜晚能赏月色朗照,便有了“留云”“望月”雅称。在晋祠景致中,“云”与“月”的观感和感悟,成为人文与自然景观间的天然调和,让这两处当代新修楼阁在名胜中依旧独具吸引力。
北面的留云楼,朝南一侧有两棵柏树,枝叶恰好遮掩部分楼面,“留云”意境尽显。其又名仁智阁,一层匾额题“仁智阁”,因楼北正对儒佛道兼修的老君庙,庙中倡导“仁智”理念,故以此为名,配联“门环山水观仁智,地接风云会虎龙”,融合了道、儒、佛的精神内涵。仁智阁与老君庙间的空地设有八卦园,作为二者通道。二层匾额题“留云楼”,配联“帘短能留月,楼高不碍云”,登楼可赏云卷云舒,需静心感悟其间妙趣。
南面的望月楼,又名静怡阁,“静怡”二字呼应“望月”的静谧氛围——若说“留云”是日间景致,“望月”则属夜晚风光,夜宜静,静能怡情,故得此名。楼朝北与留云楼相对,一层匾额“静怡阁”配联“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二层“望月楼”配联“庭院花香鸟语,楼台月满云开”,尽显庭院的开放与幽静。楼朝南一侧临湖,设有望月台,登台可见楼阁倒影入湖,远处古建与岸边林木相映成趣,实为观景佳处。楼朝南一层题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二层题联“园古连秋好,楼空得月多”,将观景情志凝聚于“望月”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并州新闻 赵士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