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企石,清明时节艾角飘香,传统美食传承民俗情怀

东莞企石,清明时节艾角飘香,传统美食传承民俗情怀"/

这是一个很美的意境!将东莞企石镇的清明时节与艾角(或艾草)的香气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充满地方特色和传统韵味的画面。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
"在东莞市的企石镇,每当清明节前后,空气中便弥漫着艾草制作成的角(通常是三角形的)所散发出的独特清香。"
这描绘了几个关键元素:
1. "时间:" 清明前后,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气和节日,也是扫墓、踏青的传统时期。 2. "地点:" 东莞企石镇,一个具体的地方,可能暗示着这里有浓厚的客家或其他传统民俗文化。 3. "核心意象:" 艾角。艾角是客家地区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品,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做成,包裹馅料(如花生、芝麻、肉等),形状常为三角形,蒸熟后食用。艾草本身在清明前后正值茂盛,有驱邪、祛湿的寓意。 4. "感官体验:" 艾角飘香,强调了艾角制作和食用的时节性,以及其独特的香气,给人们带来一种怀旧和踏春的感觉。
这句话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让人联想到企石镇在清明节期间热闹的景象和淳朴的民风。
您是想用这句话做什么呢?比如写文章、做宣传、或者只是分享一个观察?

相关内容: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通讯员 企石宣

春雨过后,艾草悄悄地抽出了嫩芽,一年之中最为鲜嫩。清明前,东莞市企石镇很多村民喜欢采摘艾草用来制作传统“艾角”小吃。近日,记者来到企石镇博厦村村民霞姨的家中,看看当地人如何制作“艾角”。

霞姨先摘取一把把艾草,将其清洗干净,去掉老根,摘下最嫩的茎叶作为制作“艾角”的材料。她表示,新鲜的艾草味苦,要经过清水多次洗涤,除去叶子上依附的各色杂质和碎土,沥干备用。然后,用开水烫煮洗净晾干的艾草,这是为了去掉一些涩味。她还往锅里滴了些许油,把艾草放进锅里煮,捞出切碎后再次放进锅里煮沸。煮好的艾草汁倒进糯米粉中搅拌,反复搓揉、挤压和延展,十来分钟后,粉团渐渐发硬。

这时候霞姨就开始制作“艾角”。她先抓一小团粉团出来,将其捏成中间凹的形状,包上主要是芝麻花生或红豆等炒香的馅料,味道软糯清甜。裹馅的粉团被搓成一个个角子形状,放到蒸笼里,蒸上约10分钟,艾角就可以出炉了。揭开锅盖,热气腾腾,一阵阵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

小小“艾角”不仅藏着春天的味道,更承载着企石一代又一代人对传统美食的传承。

编辑:聂粤

来源:金羊网

发布于 2025-08-15 14:28
收藏
1
上一篇:企石镇铁岗村焕新篇章,虾公山森林公园助力打造新乡村休闲旅游新地标 下一篇:揭秘KTV热潮,为何众多娱乐场所纷纷在名前冠以“量贩”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