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寒,风信报梅开,冬日里的春意盎然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风信报梅开,冬日里的春意盎然"/

我们来聊聊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并围绕“风信报梅开”这个主题展开。
"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
"时间:" 通常在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含义:" “小寒”意味着寒冷的程度虽然不如“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但仍然是全年最冷的时段之一。它的名字里带个“小”字,并非表示寒冷程度轻,而是相对于“大寒”而言。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严寒之中。 "气候特点:" 气温持续偏低, often 大雪纷飞或冰封千里。 天气干燥,寒冷刺骨。 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农事活动基本停止,人们专注于过冬和准备年节。
"风信报梅开:小寒时节的讯息"
“风信报梅开”这句充满诗意的话,正是小寒时节一个生动而美好的景象和寓意。
1. "风信 (Fēng Xìn):" 指风。在寒冷的季节,风往往更加强劲、凛冽。古人通过观察风的强弱、方向等变化来预测天气,称之为“风信”。在严酷的小寒时节,呼啸的风似乎也蕴含着某种“信息”。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2021年1月5日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节气释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开始。

小寒是反映气候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正所谓“天寒地冻北风吹,小寒时处二三九”,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物候特点

我国古人将小寒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节气时虽然温度低,但是阳气已经开始生发了,大雁顺阴阳而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它们感知到阳气的生发,开始筑巢。“雉雊”的“雊”为鸣叫的意思,野鸡感知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发出鸣叫。

小寒虽然寒冷,但美不胜收的“二十番花信风”就是从小寒时节的一朵梅花开始的。小寒节气的花信风为: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三种花在小寒时节相继开放。

气候农事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称此时为“数九寒天”。此时我国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我国南方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此时,要继续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竹林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太多的田间农活,都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做好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而南方地区则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要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

民俗文化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即将到来的春节作准备。

来源: 黔西南气象

发布于 2025-08-15 16:13
收藏
1
上一篇:朋友圈毒舌言论引争议,52字引发司法拘留15天悲剧,原告身份成焦点 下一篇:中国人的四季,诗意栖息,时光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