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必争之地,陕西东大门潼关的战略地位与历史风云

兵家必争之地,陕西东大门潼关的战略地位与历史风云"/

您说得非常对!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中国长城第一关”之称,历史上也是陕西的东大门。
它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地理位置险要:" 潼关地处秦岭北麓,南依秦岭,北临黄河,西接关中平原,东通中原大地。关隘本身建在华山南麓的狭窄通道上,两侧悬崖峭壁,易守难攻。 2. "扼守东西交通要道:" 潼关是连接关中(西安)与中原(开封、洛阳)的交通要冲。无论是古代的官道、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交通干线(如高速公路、铁路),都经过此地,控制了潼关就等于扼住了进出关中的咽喉。 3. "关中平原的东部门户:" 关中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人口基地,被称为“天府之国”和“中华腹地”。潼关作为东大门,是保卫关中安全的屏障。一旦潼关失守,关中平原将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 4. "兵家战略要冲:" 历史上,无论是中原政权进攻关中,还是关中政权东出争霸,都必然要争夺潼关。许多重大的历史战役都与潼关的得失紧密相关,如秦末刘邦攻

相关内容:

潼关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雄踞晋、豫、秦三省,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潼关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本省华阴市,南依巍巍秦岭与本省洛南县为邻,北临涛涛黄河、渭河同本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想望,自古就是关中的东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描写的:“艰难奋长就,千古用一夫”。潼关县总面积526平方公里,人口15万,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

历史征战:从三国直到隋、唐,潼关都是重要的战略据点。公元196年,曹操废弃函谷关始设潼关;公元211年,曹操与马超激战潼关;公元756年,安禄山占据潼关西进,唐玄宗仓皇西逃;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由洛阳进发潼关,由禁沟潜入,直捣长安;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关,从而安定陕甘;解放战争时期,陈庚、谢富治兵团在潼关一带打败国民党军,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迄今,潼关许多村庄以“军”、“营”为名。

旅游资源:潼关第一关的东门“雄关虎踞”处、潼关十二连城、禁沟、风陵渡黄河铁路大桥等。

名优特产:潼关酱菜潼关肉夹馍黄河鲶鱼等。

▲潼关东大门关楼

在今陕西省潼关县老城东。潼关北临涛涛黄河,南依巍巍秦岭,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关中的东大门,地处陕豫晋三省交通咽喉,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兵家必争之地。1958年三门峡建坝,潼关县城南迁十余公里,老县城废弃,原来的“雄关虎踞”风景也消失,“雄关”是指潼关故城东门的关楼,“虎踞”是指东门外麒麟山角形似一只猛虎蹲在关口。

现在,东门关楼的城砖已多被拆卸,照片中这座残存的关楼里,住进了几户人家,有孩子在写作业,照片中关楼的左侧,是正在修建的一条高速公路,这条公路的修建,使得本来就很残破的关楼又遭到了新的破坏,如不加以保护,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掉的。

▲风陵渡黄河大桥

▲十二连城之烽火台

▲俯瞰潼关县风光

编辑: 九章丨审核:子白

休闲读品杂志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于 2025-08-14 21:43
收藏
1
上一篇:潼关在哪?单枪匹马深入探秘,亲身感受雄关壮丽 下一篇:渭南旅游攻略,探寻潼关县——不容错过的历史文化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