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中国那些绝版老香烟,很多人一想起来就觉得那是老一辈的专属回忆。尤其是生于60年代的人,可能抽过不少,但要全认出来也不容易。那些年烟草市场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品牌多是地方卷烟厂出的,价格从几分钱到几毛钱一包,抽烟的人大都选实惠的,因为家里开销大,贵的烟只有干部或过节时才舍得买。现在超市里到处是新牌子,那些老烟早停产了,只剩老烟民们偶尔提起。像我这种听长辈讲过的人,觉得这些烟不光是尼古丁,还连着那时候的生活苦乐。

先从北京和天津那些北方烟说起。大前门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品牌之一,1952年就出来了,产自天津卷烟厂,价格三毛九分一包,包装上有个城门图案,抽起来味道醇厚,七十年代工人阶级常抽这个。八达岭也是天津产的,带点旅游意味,价格差不多两毛多,烟丝细,抽着不呛。香山和红叶都是北京卷烟厂的,香山三毛左右,适合一般干部,红叶便宜点,一毛九,贫下中农爱抽。北海两毛三,工人抽得多,劲道足。官厅两毛一包,北京出的,包装简单,七十年代后期常见。这些烟在北方流通广,因为地方保护,外省烟难进货,只有出差或当兵带回。

转到上海和江苏那边,上海卷烟厂出的飞马二毛九,光荣三毛三分,牡丹五毛一,是高级货,蓝牡丹和红牡丹四毛左右,味道柔和,八十年代初流行。浦江、海鸥、群英、青鸟、乘风、大联珠、大团结,这些都是上海产的,海鸥三毛三,群英四毛三,七十岁以上的人才抽过。墨菊二毛九,闻着酸香,恒大也是上海的,好抽但贵,四毛多。江苏有握手一毛五,丰收二毛八,三七一毛九,这些烟在南方常见,工人和农民抽得多。利群是浙江的,四毛六,八十年代末还卖,包装精致。

河南和山东的烟也多。河南许昌出的黄金叶三毛,喜梅两毛五,邙山两毛,雄鹰劲大,清凉台平和,工字简单。芒果两毛,味道独特。山东青州卷烟厂的鹦鹉四毛六,七十年代末有名。黄鹤楼是湖北的,四毛多,中档货,包装黄鹤图案。红塔山、阿诗玛、红梅、云烟、佳美,这些云南产的,三七一毛九,大重九四毛多,酸味重,七十年代中期才传到内地,通过出差买到。凤凰也是云南的,四毛一,春城两毛八。

东北的烟劲头大。哈尔滨卷烟厂的金乌三毛一,黑包装,有劲。镜泊湖四毛多,包装有湖景。蝶花一毛九,万里一角九,封面有小汽车。红满天一毛三,红灯九分,劣质易断火。劳动八分,最便宜。黑龙江有哈尔滨三毛,镜泊湖四毛。

贵州和海南的烟地方特色强。贵州朝阳桥中档,蓝雁口粮,向阳花一毛三,经济九分。海南当时属广东,丰收牌工资高的人抽,大前门二毛是公社干部的,飞马四毛是大队干部的,十四分是劳动人民的,反转牌最苦难群众抽,白壳子包装。

其他地方的烟零散。辽宁江帆锡纸包装,二毛八,只有过年凭票买。陕西公主三毛,稳定。吉林黄人参九毛六,八十年代带滤嘴,好抽。广东红灯九分,劣质。

这些烟价格反映那时候社会层次。高级干部抽牡丹五毛一,一般干部香山三毛,工人北海两毛三,农民大炮卷或混叶六分。经济牌八分是最差的,劲小味淡。小孩玩烟盒,集齐不同牌子。七十年代烟紧缺,外省烟靠关系弄,八十年代渐松,但老牌子慢慢退市。

抽这些烟的人现在多七十岁以上,烟龄四五十年。抽过恒大墨菊的说好抽过瘾,大重九酸香难忘。上海牡丹柔顺,云南云烟醇厚。天津大前门经典,北京战斗一毛九劲足。绿叶一毛三,便宜实惠。凤凰红塔山四毛,高端点。

老烟民常说,那时候烟不光解乏,还连着人情。工厂发奖金买牡丹,过年分大前门。出差带回外省烟,换着抽新鲜。现在新烟多,滤嘴长包装花哨,但老烟味道纯正,烟丝手工多。那些绝版烟见证时代变迁,从几分到几毛,从散装到包装,从地方到全国统一。

要说全认出来,60后也难。抽过五种以上算老了,十种以上是资深。像大生产、两毛三握手、大婴孩,这些名字一听就老。时光过去,这些烟成记忆,老烟民们偶尔聚头,提起哪个牌子,眼睛亮。年轻一代不抽烟多,但听这些故事,懂那辈人日子。

这些老香烟是中国烟草史一部分。七十年代初经济烟八分,八十年代牡丹五毛。品牌多达上百,各地卷烟厂竞争。现在剩中华、利群、黄鹤楼等少数。那些绝版烟不复存在,但回忆永存。老烟民们,你们记得几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