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澳洲,“双清包税”全解析,究竟包含哪些税费?

出口澳洲,“双清包税”全解析,究竟包含哪些税费?"/

“双清包税” (Shuāng Qīng Bāo Shuì) 是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或其他一些国家/地区)时常用的一种清关和税务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并锁定成本。
这里的“双清”通常指:
1. "出口报关 (Export Customs Declaration):" 将货物从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之前,向中国海关办理的出口手续。 2. "进口清关 (Import Customs Clearance):" 将货物从澳大利亚进口到中国之后(或在特定情况下,货物抵达澳大利亚港口后,根据协议安排后续转运),向澳大利亚海关办理的进口手续。
而“包税”则是指由提供“双清包税”服务的公司(通常是货代、报关行或专门的货代公司)承担或处理相关的税费,出口商(发货人)在约定价格中一次性支付这笔费用,而无需自己直接向各国海关申报和缴纳。
"那么,“双清包税”具体包了哪些税呢?主要涉及以下两部分:"
"1. 涉及中国方面的税费(在出口报关时):"
"出口关税 (Export Duty):" 如果该货物属于中国需要征收出口关税的商品,则需要缴纳。大多数普通商品没有出口关税。 "出口环节增值税 (Value Added Tax - VAT for Export):" 根据中国税法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出口货物,通常实行

相关内容:

在跨境电商和外贸群里,我们经常听到“走澳洲双清包税专线”。

听上去像是一条龙服务,但不少卖家直到货物到港才发现:

“不是说全包吗?怎么还要补钱!”

今天,我们就以“中国→澳大利亚”为例,把“双清包税”到底包了哪几层税、哪些情况会踩坑,一次讲清。

一、先厘清概念:什么叫“双清包税”

双清:
• 出口国(中国)报关出口
• 目的国(澳大利亚)进口清关

包税:
• 货代在报价时就把“所有本应向海关缴纳的税金”一次性打包收走,收件人理论上不用再掏钱。
• 与贸易术语DDP(Delivered Duty Paid)实质相同。

二、澳洲现行税制:到底有哪些税要交?

关税(Customs Duty)
• 中澳自贸协定下,绝大多数普通商品关税为0;
• 少数品类(鞋、纺织品、汽车及零部件等)仍有3%–10%不等税率。

消费税 GST
• 税率:CIF货值×10%;
• 海关还会加收一笔处理费:约AUD 88/210(视货值高低)。

其他可能费用
• 检疫处理费(AQIS fee):约AUD 50–120/票,针对食品、木制品等敏感品;
• 反倾销税(ADD):如铝型材、钢制品等高税率商品,可高达20%–100%。
• 安全港务费、仓储滞期费——通常不算“税”,但货代若未提前说明,就容易变成“二次收费”。

三、双清包税的“一口价”里到底含了什么?

出口报关费:行规已含在“双清包税”报价里,由货代一次性打包收取,无需额外支付。

国际空/海运费:同样含在总价,包括燃油附加费、旺季附加费。

澳大利亚进口清关费:已含,货代统一安排报关行操作。

关税(Customs Duty):如果商品在中澳自贸协定下税率为 0%,等于免缴;若税率为 3%–10%,货代会按预估金额预先收走,收件人不用再补。

消费税 GST:按 CIF 货值的 10% 计算,再加上海关征收的 AUD 88 或 AUD 210 处理费,全部已含在包税价里。

检疫/熏蒸费:属于“可能额外收费”项目。只有敏感品(如木制品、食品)才会产生,通常在下单前单独报价,不在普通商品的包税价里。

反倾销税(ADD):绝大多数货代不会提前包进报价。一旦海关认定产品属于反倾销范围,税率可能高达 20%–100%,需由发货人或收货人另行承担。

澳洲段派送费:要看渠道。有的“包税”只到港或到机场,自提;有的是标准 DDP 到门。下单前必须让货代明确“到门还是到港”,避免二次派送费。

四、哪些情况会被“补税”或“二次收费”?

高税率商品:如陶瓷餐具、行车记录仪、蓝牙音箱等,货代常按“敏感货”加收1–3 RMB/KG。

高货值单票:申报价值> AUD 1000 时,GST基数变大,部分低价渠道会临时要求补差。

侵权/品牌商品:海关扣货后产生罚金,货代一般免责。

反倾销产品:如铝挤压材、A4纸、光伏组件等,一旦海关认定,反倾销税远高于货值,货代不会提前包进报价。

品名瞒报:低申报被海关抽查,需二次补税,且可能面临延迟放行。

五、卖家避坑指南

询价时多问一句:
“是否包GST处理费?是否包检疫费?反倾销税谁承担?”

让货代出具“敏感品附加费清单”,避免货到港才加价。

高货值或反倾销风险大的产品,建议走“双清不包税”或正规一般贸易,自行缴税,成本更可控。

保留GST税单:澳洲公司可凭税单抵扣进项税,如条款写DDP,发票抬头开出口商,则无法抵扣。

合同写清:若遇海关政策调整导致新增税费,由哪方承担。

六、一句话总结

双清包税=“普通商品+低货值+0关税”场景下的省心方案;一旦涉及敏感品、高货值、反倾销税,务必提前确认“包”的范围,否则“一口价”可能变成“一口坑”。

发布于 2025-08-15 01:12
收藏
1
上一篇:印度开启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税制改革新篇章 下一篇:加拿大购物必知,GST、PST与HST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