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辰的划分!
1. 二十三到零一点为子时。
2. 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
3. 三点到五点为寅时。
4. 五点到七点为卯时。
5. 七点到九点为辰时。
6. 九点到十一点为巳时。
7. 十一点到十三点为午时。

8. 十三点到十五点为未时。

9. 十五点到十七点为申时。
10. 十七点到十九点为酉时。
11.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为戌时。
12.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为亥时。
我们来聊聊“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系统,它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成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这个系统源于中国古代的观察天象,特别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以下是十二时辰的名称及其对应现在的24小时时间:
1. "子时 (zǐ shí)":
时间:晚上23:00 - 凌晨1:00
意义:“子”在古代指夜,也是一天的开始,像人睡觉时一样潜藏不动。
2. "丑时 (chǒu shí)":
时间:凌晨1:00 - 凌晨3:00
意义:“丑”指牛,传说牛在深夜还在吃草。
3. "寅时 (yín shí)":
时间:凌晨3:00 - 凌晨5:00
意义:“寅”指老虎,认为老虎在这个时间段最活跃。
4. "卯时 (mǎo shí)":
时间:凌晨5:00 - 凌晨7:00
意义:“卯”指兔,天刚亮,兔子开始活动。
5. "辰时 (chén shí)":
关于时辰的划分!
1. 二十三到零一点为子时。
2. 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
3. 三点到五点为寅时。
4. 五点到七点为卯时。
5. 七点到九点为辰时。
6. 九点到十一点为巳时。
7. 十一点到十三点为午时。
8. 十三点到十五点为未时。
9. 十五点到十七点为申时。
10. 十七点到十九点为酉时。
11.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为戌时。
12.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为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