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森林火灾救援惊现“林火爆燃”,揭秘这场灾难背后的惊人真相

凉山森林火灾救援惊现“林火爆燃”,揭秘这场灾难背后的惊人真相"/

在凉山森林火灾救援中提到的“林火爆燃”(Forest Fire Blast/Explosion),指的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突然发生的、规模迅速扩大的林火现象。它"不是"常规的地面林火在缓慢蔓延,而是火势达到了某个临界点后,突然爆发出巨大能量和速度的灾难性事件。
具体来说,“林火爆燃”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
1. "高温、高湿度的可燃物积累":长时间的干旱使得地表和林下积累了大量干燥、易燃的枯枝、落叶、树皮等。 2. "火势发展到一定强度":随着火势增强,高温使得这些可燃物内部的水分迅速汽化,体积急剧膨胀。 3. "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这些高温可燃物被火焰包围或接近时,内部的水蒸气和其他挥发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了一个高温、高压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层。 4. "突然爆燃":当这个混合气体的压力超过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可燃物的束缚力时,就会突然猛烈地爆炸开来,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火焰。
"“林火爆燃”的特点和危害:"
"突然性极强":往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留给人员反应的时间非常短。 "破坏力巨大":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火焰可以瞬间摧毁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相关内容:

3月30日17时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瞬间形成巨大火球。30名扑火人员牺牲,其中森林消防队员27人、地方干部群众3人。

什么是林火爆燃?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教研室主任白夜说,林火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烧,和森林灭火平时说的“轰燃”相近,往往发生突然,会瞬间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温度极高。

一般而言“轰燃”的原因主要两种。一种是林内可燃物堆积时间长、发生腐烂,产生以沼气为主的可燃气体,突然遇火再加上细小可燃物作用,产生轰燃。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31.2亿亩,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后,林区林下的可燃物积累加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滇北、川西这些大面积的原始林区,可燃物载量已经达近20年峰值。

造成“轰燃”的另一种原因是,林火烧到狭窄的山脊、单口山谷、陡坡、鞍部、草塘沟、山岩凸起等特殊地形,使可燃物同时预热,共同燃烧,瞬时形成巨大火球和蘑菇云。“比如狭窄山脊线,受热辐射和热对流影响,温度极高;而且又容易形成飘忽不动的气流,山火方向难以预测。”白夜解释。

白夜说,在灭火救援时,消防队员要侦察好火场,尽量避开危险地形、危险植被类型,避开危险的气象条件科学扑救;发生险情时切记不要顺风逃生,不要往山上逃生,不要经鞍部逃生等。有条件点火时,可跟进无剩余物的火烧迹地避险。实在没有逃生办法时可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包裹好裸露的皮肤迎火冲出火线。

针对此次森林火灾,目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正全力指导开展火灾扑救、牺牲人员遗体辨认、家属慰问抚恤等工作。

图片来源:@中国消防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于 2025-08-13 17:29
收藏
1
上一篇:四川凉山森林火灾“爆燃”现象揭秘,火势失控背后的真相 下一篇:七年级上册初中地理知识要点归纳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