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国被“绑架”之谜,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揭秘美国被“绑架”之谜,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美国并没有被“绑架”。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并且可能是一种误解或政治宣传。
美国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和民主制度的国家,其政治体系由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四个分支组成,相互制衡。美国政府的决策和行为是由民选官员和政府官员负责的,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当然,美国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并不会“绑架”美国政府,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仍然是由民选官员和政府官员自主做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会使用“美国被绑架”这样的说法来批评美国政府的某些政策或行为,认为这些政策或行为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或价值观。但是,这种说法并不能改变美国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和民主制度的国家的现实。
总之,美国并没有被“绑架”,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其政治体系由民选官员和政府官员负责,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相关内容:

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ec420398e59c41e89092ceed89e09f4e~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7xLMiMB0e1%2FyJFL3DLAww%2BLgLew%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b972da2319b408397d1cbd27e6b3f8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jQ39PpEPkBhGnGgw%2BynukOsa2pc%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e9ae19492fb94538bfa88d0941cfcc5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ZZHPbhmX3MbgkZusmC3ujTYGMCs%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5ff65c0313c84206850fa87c95163ac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gmlg%2BxNFJBEjadrsBQIEIW1ASi8%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4815eee09b54ead8c4064563f28e279~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QRfuNhGSjGbyBbhHTyHVtrUyrlw%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d27f8b6c879407d9a0111d68177149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dmXrD5ux3z9losjBLAqO8PR2SFg%3D">rc="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c026d1ad8754613b70f6d03182143a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GJt53BEaqRKXAMGGO5J81jogrtU%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f617a9ccde74adc8f17e1f36a6ec8e9~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3v417drHoUOMGFOaie%2B1C2V2Jxc%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c5125e1f38843daabe82f8619d83c4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cwhAYzaxsgeIwAnzrLkltaCnJwY%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e9ed1f78ac74249a90ae5b03aed1401~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9leXfIHTxCopka4o3H3psvmh3yQ%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5a6ebab8a1af423889846f943dc8e4a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aeGoFbivRRqcb8gh%2BxGsfsOa9Ds%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1df3f669f319419c83b3b702ad42545a~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qN4H4%2Bh2z2P7YnkyFxWWs%2FGAwss%3D">rc="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b0dcc3469444e00811afd4e0619c774~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vuxwE9JRKz0ply%2FyH%2F4arxvZYNY%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11677628e3fe4821a6c927299578f54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iImWapHx3V%2FKq9%2BLUzSSW3lqN9c%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4f664ab5ebb4082a04a7b8d596546a6~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SbM0SqKaYozPGARiLEbxPrBZRE0%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e8e0354918a347e784a3fb2bb845f2f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Dd5Ns0g83NskNn%2FmmpkJf4sg3uc%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f8860c027254d6fa73880e2e9fa8944~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y9zmwLL9Tegk%2B6NHSt6qapQTn3Y%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abd550a2c42499fb7bf9467e2194ae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MBK%2BigIeB0o6F8vllddtjrdKLTI%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08c75d25939b4ae191fada8a405e222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5672178&x-signature=BKJ1gzkZtvzhkX26Ox0bhUmX53s%3D">lass="xiangguan" id="content">本文作者:星海舰长

引子

公元476年9月4日,罗马。

帝都的广场花香四溢,祥云笼罩着高大宏伟的万神庙、富丽堂皇的凯旋门,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广场当中的金色里程碑,金光灿灿,直耀云端。

一切的一切,都如同罗马盛世之时一样。

然而,这却是这个帝国的最后一天了

蛮族出身的军队将领奥多亚塞意气风发站在元老院的台阶之上,像当年的凯撒一样,说出了那句话“我来,我见,我征服”。

而在他的脚下,则匍匐着西罗马帝国的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

这个名字的来历,可不一般。

罗慕路斯是罗马的第一任王,也是罗马城的创建者。

而奥古斯都,是恺撒的甥外孙,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可是如今,这两位伟大先祖的在天之灵,已经不能挽救罗马的灭亡了。

这一天,奥多亚塞废黜罗马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

太阳落入了地中海,再也没能升起来。

罗马帝国是怎么亡的?

一千多年来,无数人从地缘、语言、文化、民族、宗教、气候乃至疾病等方面找出了一大票原因,但这些,都是表象。

罗马灭亡的真正原因,在于军事利益集团的反噬。

我们知道,罗马是一个靠征服起家的国家,但罗马越征服,就越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货币的发行速度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要。

我们做个假设,罗马有10万人口,那么发行10万铜币就能满足商业活动需要,但有一天罗马发动战争吞并了一个国家,将其纳入了罗马版图,这个国家有2万人,那么罗马就需要再发行2万铜币。

不断的征服,带来了不断的货币需求,货币开始供应不足了。

而且,随着国家的强盛,经济活动的活跃,中产阶级的增多,消费市场的扩大,社会上爆发了更多的货币需求。比如,以前罗马人少,没几个人看斗兽。但随着经济发展,大家有了精神生活需求,都跑去看斗兽了,这种消费增长就需要更多的货币。

但是,在古代,金属货币要面临磨损和损耗,正常流通时年损耗1.162%,按这个比例下去,50年后罗马仅有55.74%铜币留存。再加上与东方的贸易逆差,大量铜币流出,罗马的货币越来越少。

后来,罗马开始发行金银币,但贵金属的供应量一直跟不上罗马帝国的扩张速度,导致罗马一直处于一个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的需求之间的缺口状态。

这种缺口在现代有个专有名词:通缩。

为了解决通缩问题,罗马不得不搞币值改革,把老币回收,然后融了掺点铅进去,这样货币含铜、银量就低了,但总数增加了,这就叫“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但是,这种QE,总量是有限的。

原理很简单,你把一枚铜币掺入20%的铅,可能勉强还能用,但如果你掺入50%的铅,它还能叫铜币么?所以这种QE能稍微缓解一点通缩,但没法根治通缩。

更可怕的是,通缩还是个拥有正反馈的过程。

通缩会导致金属货币升值,所以很多罗马人挣了钱,都不花,放到一个罐子里埋起来等升值,然后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人死了,忘了),这些钱再也没有回到市场,所以现在经常能挖到罗马时代的存钱罐,以至于还形成了“寻宝猎人”这个职业,天天拿着金属探测器满罗马地转。

窖藏货币的结果就是又有大量货币退出流通,加剧通缩,然后反过来促使大家窖藏货币,恶性循环。

最后,罗马帝国受不了了,必须要解决通缩问题!

可是怎么解决呢?打仗。

只要打仗,就能从别的国家抢来金银铜产地,铸币后投入市场,通缩不就解决了?

于是,罗马就开始越打越大,从半岛出发,北边打日耳曼,东边打波斯,南边打北非,直接打出了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湖的大帝国。

但是这种进程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

在这个征服过程中,帝国元老院和帝国军队,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

元老院负责发出向哪里开战的动议,并表决,授权军队开战,但开战需要钱,于是元老院就化身放高利贷的金融贵族,贷款给军队采购军用物资,等打完仗再获取高额利益。

而军队则负责打仗,借此获得功勋、奴仆和土地,掠夺回来的战利品也能分一杯羹。

所以,罗马后期,出现了一个我们非常眼熟的状态,元老院和军队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开始了,元老院出钱出政策,军队出人,国家不断打仗,但打下的土地越多,需要的货币越多,然后就越通缩,元老院为了解决通缩,就需要让军队去打更多的仗,抢更多的土地,以此往复,没完没了。

在这个过程中,元老院的贵族们得到了高额回报,军队得到了功勋和地位,而罗马则一步一步地快被耗死了。

到最后,这个利益集团越来越壮大,开始直接威胁皇权。如果皇帝无法满足军队和金融贵族的开战要求,就很可能死于非命。

据统计,古罗马最后的四十年里,就更换了57个皇帝!

可以说,古罗马是个成也军队,败也军队的帝国,甚至有后世史学家表示,古罗马是个拥有国家的军队。

到最后,古罗马征服的地方越来越多,蛮族大量加入军队,蛮族出身的将领崭露头角,并逐渐控制了军队,然后觉得顶着罗马帝国的名头也没啥意思了,所以干脆废黜了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令人唏嘘,然而,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西罗马灭亡一千多年后,又一个帝国,被军事利益集团绑架了。

这个国家,叫美国。

绑架美国的集团,叫军工复合体。

军工复合体这个名词,是艾森豪威尔提出的。

1961年1月20日,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告别演说中说:

“强大的军事组织和巨大的军火工业的联姻是美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现象,在每一个城市、每个州的议事机构、联邦政府的每个办公室都能感受到它的总体影响……

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那些在战时飞速成长的部门和企业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消失,反而逐渐控制了这个国家,我们必须警惕军工复合体对我们社会和政府的不正当影响。”

听起来好像在警告社会军工复合体这头怪兽的危险性,但其实,这头怪兽就是艾森豪威尔自己放出来的。

很多人有点奇怪,美国人不是崇尚自由么?怎么会养出军工复合体这个怪兽出来?

其实美国人一开始,是很注意这个风险的。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北美和南美几乎都是以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身份独立,但走的路线完全不同。

独立后的南美,不但没有步入当初玻利瓦尔等革命者许诺的自由民主的天堂,而是普遍坠入了军事独裁和武人专制的人间地狱,权力腐败、军事政变和针对无辜平民的大屠杀,是多数独立国家周而复始的噩梦。

而美国呢?除了一次南北战争,并没有发生这种灾难。

为什么?因为美国一开始就从制度上打压军权,不愿意给军队太大权力。

独立后的美国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十三个州都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独立外交权,战争期间还能一致对外,战争之后就以邻为壑了,州与州之间甚至还有关税,更别提什么统一的国家军队了。

结果呢?原本独立战争期间向参战民兵允诺的西部土地,根本没法兑现,因为那边聚居着印第安人,国家又没有军队去驱逐他们。

结果一些退役士兵不满,就造反了,后来费了很大劲才镇压下去。

退役士兵的造反给华盛顿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的政治信条不做一些改变的话,七年来我们以鲜血和财富为代价建立起的上层建筑必将崩溃,我们将处于无政府状态的边缘。”

1787年5月,在华盛顿的倡议下,来自各州的精英们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决定把北美13州联合成一个实质意义上的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制定一部宪法。

但问题在于,十三州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发展水平不同,追求各异,各州之间对国家权力是否侵犯州权十分警惕,这也就限制了国家层面的统治力量。

比如军队,为了避免军队壮大后出现军政府独裁的情况,制宪会议规定,国会掌管募集军队、拨款和宣战,每次拨款计划不会超过两年,就是为了保证军队在这样的体系下,很难强大。

同时,国会有权召集民兵,这些民兵平时养在各州,由各州召集、训练、补给。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制衡:

国家有两支军队,一支常备军,一支民兵,常备军想搞独裁,也要先打赢了民兵再说。

军事力量有两个老大,一个是总统,一个是国会,就算总统想拉拢军队搞独裁,国会也有兵做制衡手段。

为啥南北战争期间南方有资本反对联邦政府废奴的决定?而且打了好几年?就是因为手里有兵啊!

这种体制下,军队会受到制度的强力压制,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军队想造一艘军舰,因为拨款是逐年拨的,只要国会老爷们不高兴,军舰哪怕已经上了船台,也造不成。

但是这就导致当时美国军队的建设水平非常差,战斗力也不高。

不过因为美国当时国土安全压力非常小,周边没什么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所以也就这么拖下来了,包括后来的美西战争、美墨战争,美国人面对的基本是菜鸡,不用怎么费劲就打赢了,所以也没啥动力去改革军制。

结果到了一战,美国人发现,原来的军制不灵了。

1917年,人家欧洲战场上上百万军队都杀得尸山血海了,凡尔登绞肉机一仗就死几十万人,索姆河战役德国人用机枪和大炮一天就打死了6万英军。

而当时的美国全国军队有多少呢?只有13万,只够德国人两天杀的。

所以等美国对德国宣战后却发现,自己的兵完全不够,于是不得不从全国26个州紧急抽人,甚至连哥伦比亚特区的国民警卫队都抽走了,组建了42师,因为兵员太杂,42师被称为彩虹师。

彩虹师组建起来了,但装备完全跟裸奔差不多,士兵们只有布帽,连个钢盔都没有。

现在的老照片上,一些一战美军戴的是英国的飞碟盔,手中拿的是法国的绍沙轻机枪。就是因为英法觉得如果不给配齐了装备,根本打不赢德国人,才主动提供的。

因为训练不足、缺乏装备,一战期间美国虽然没打什么硬仗,但仍然阵亡了12万人。

不过美国人并没有吸取教训,前脚德国投降,后脚美国国会就嚷嚷开了:战争都结束了,美军还保留那么多军队干嘛?是不是想威胁各州的权利?不行!赶紧裁军!

于是,1918年的时候,美国还有300万军队,但到了1919年,美国人就裁了273万名军人,这里面包括了13万名军官和260多万名士兵。

就这国会还不放心,192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法》,要求在和平时期,正规军只保留28.8万人。

结果实际上,因为美国一战后的经济热以及后来的大萧条等原因,美国的正规军被进一步缩编,由28.8万人减少成了13万人,基本上回到了一战之前。

不过,虽然军力在世界上处于三流水平,但当时美国的战争潜力却很大。

30年代,美国石油和钢铁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汽车/飞机拥有率和机械普及率也已傲视群雄,而这都是庞大的战争潜力。曾留学美国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直言:如果美国动真格的,日本撑不了几年。

简单来说,是美国当时已经具备了吊打全世界的工业水平,只是因为国会的刻意压制,才导致军队水平不行的。

蛰伏的美军,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1941年,这个机会被日本人送来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派出6艘航空母舰,300多架战机的兵力偷袭美国珍珠港,造成美国海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被击沉或重创,188架战机被摧毁,2402人殉职,另有1282人受伤,给美国造成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这一行动极大地激怒了美国国内民众,民众也从孤立主义转为支持参战,限制美军的枷锁,再也不在了。

在罗斯福的命令下,美国开始了军事动员,并开始将其经济转化为战时经济。

战时经济的最重要环节,一是搞钱,二是军工产品的生产。

毕竟二战已经进化为工业战争了,谁的钱多,谁工业强,谁就能打赢。

钱不是问题,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为稳定经济没有大幅度增加税收,增加军费的重要方法是发行国家公债。

因为当时全国都恨日本入骨,犹太财团又恨德国纳粹,所以购买国债十分踊跃。还记得《美国队长》第一部么?罗杰斯一开始就是个靠爱国主义表演来卖国债的。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花了2800亿美元军费,其中竟有1600亿也就是60%是靠公债来解决的,政府的财政支出只负担40%,等于是国民掏钱让政府打仗。

有了钱就好办,直接找工厂下订单就行了!

为了保证军用品供应,罗斯福组建了战时生产委员会,主席是唐纳德·尼尔森,委员几乎全部都是当时的各大企业主,比如金宝汤公司(造罐头的)总裁威廉·贝弗利·墨菲、通用公司总裁查尔斯·E·威尔逊、华盛顿钢铁公司总裁惠玉等等。

战时生产委员会的一大任务,就是挥舞着支票,向各大企业下订单。

面对雪片一样飞来的订单,美国的所有工业企业几乎都开始变成了军工厂,为战争服务。生产打字机的工厂转而生产枪支,生产汽车的工厂转为生产坦克、战斗机等重型装备,原来造货轮的工厂,马上开始转行造军舰。

于是,战机、战舰、轰炸机、航母、潜艇、坦克等大型装备开始如流水一般生产了出来,被送到美军和盟军手中。

整个二战中,美国制造了8万多辆坦克、26万架飞机以及155艘各类航母,其数量远超过德意日轴心国总和,可以说,轴心国完全是被美国的钢铁海洋给堆死的,哪怕再能打也扛不住。

这么看来,日本人输了一点都不亏。

但是在这种疯狂的生产模式下,参与生产的企业发现,政府订单太爽了!

第一是不用担心赖账问题,第二是不用担心销售问题,第三是不用担心设计问题(军工产品没那么多讲究),第四是不用担心成本问题,第五是不用担心质检问题(只要把质检人员搞定就行)。

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这些美国企业发现,自己好像离不开这么爽的订单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一些已经在生产过程中成长为巨头的企业就开始找国会议员游说:想办法让这种生产继续下去行不行?

你还别说,这些国会议员还真听话。

国会议员由各个州选举产生,而经过了军工企业扩张之后,几乎所有军工企业都成了各州的纳税和劳动力吸纳大户,国会议员要想得到选票,那就必须考虑在州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军工企业的利益。

但是问题是,轴心国都被打败了啊,你就算维持生产,那也用不上了啊!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塑造一个新的敌人----苏联。

用当时一个学者的话来说,就是“对抗共产主义有助于利润,寻找利润又有利于对抗共产主义,这是多么和谐的利益关系”。

就这样,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与经济体系、政治体系之间产生了结构性关联,这种国会议员--军工企业的利益联盟,就是军工复合体的雏形。

这个怪物一旦诞生,就开始迅速膨胀,自我强化,并出台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措施来为自己以后的壮大打基础。

1946年4月27日,艾森豪威尔签署了一份文件,他强调军事与民用科学家、工程师、行业、大学等等相关的领域之间要建立紧密的合约关系。后来艾森豪威尔又成立了一个“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负责主导美国很多重要的科学研究。

这一措施,把科学、工业和研究部门,都拉上了军事这条船。所以我们发现,后来无论是计算机,还是互联网,都是国家给军方预算,军方找研究机构去搞科研,《复仇者联盟4》中斯塔克去偷宝石遇见他爹的地方,就是在军方的研究机构里面。

也正是这一文件,让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化、生物医药等行业也逐步成为美国军工复合体中的一员,一些新兴技术行业开始和军工巨头企业绑定。

194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一个国家安全法,这个安全法规定,总统通过国防部来统领全军,国防部下辖的参谋长联席会议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长的军事咨询和作战指挥机构,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组成。

这样一来,一方面集中了军权,另一方面把原来各自建设的几大军种拉到了一起,军方就成功有了独立的意志和灵魂,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谁能想到,艾森豪威尔的本意是要把美国打造成“民主的兵工厂”,以对抗共产主义、“保护美国价值观”。可到头来,却催生了军工复合体的诞生,并且把利益范围不断扩展,形成了一个军方、政客、军工企业、科学家、战略学者、保守派基金会、保守派媒体等日益结成紧密的“自利网络”。

军工企业想要什么?想要订单,想要钱。

科学家想要什么?想要拨款搞研究。

战略学者想要什么?想要名利。

保守派基金会想要什么?想要更多捐款。

保守派媒体想要什么?想要更大的影响力。

至于军方嘛,什么都想要。想要拨款,想要先进武器,想要影响力,想要话语权,想要能干涉政治的地位。

你看,这不就和军工企业的利益一致了么?

但是,这种利益,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未必一致。

这从两件事就能看得出来。

第一件事是U2事件。

冷战开始后,美苏都在狂造原子弹,这玩意在当时贵得很,放段时间又过期了,又要重新替换核心部件,这就让两个国家都背上了沉重的“核包袱”,哪怕强如美国,也吃不消。

所以站在国家立场上,美苏是有缓和需求的。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会谈中,美苏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

但是美苏关系缓和了,最大的敌人没有了,美军还怎么从国会要拨款?所以必须破坏掉这个进程。

1960年5月,美苏计划举行一场四国首脑会谈,商讨日内瓦裁军会议的事。

但是在5月1日,一架U2侦察机未经总统授权,从土耳其飞向了苏联。

5月1日是啥日子?劳动节啊!苏联正准备搞阅兵呢,这边领空竟然被美国飞机随意穿插?这不是骑脸输出么?

感觉被羞辱了的赫鲁晓夫下令:不惜代价,一定要把美国飞机打下来!

结果,苏联像放烟花一样,往天上打了15枚导弹,在付出了自己的一架米格19被击落的代价之后,总算击落了U2侦察机,俘虏飞行员。

这一下子,人赃俱获,美苏关系迅速恶化,四国首脑会谈也黄了。

所以艾森豪威尔才大发雷霆,在卸任时提醒民众警惕“军工复合体”。

第二件事是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苏联为啥要在美国后院部署导弹?

原因很简单,是美国人先动手的。

在50年代,核武器的投掷方式仍然以轰炸机为主,不过因为轰炸机容易被拦截,美苏都开始研发能携带核武器的导弹。

不过那时候的核导弹射程都比较近,所以必须部署在对方国土附近才能形成威慑力。

一开始,美苏都没有能打到对方国境的导弹,但是在1959年,美国在土耳其部署了朱庇特导弹。

朱庇特导弹是美国空军第1代远程弹道导弹,长度为18.3米,直径2.67米,重量为49800公斤,最远射程可达2400公里。

那么土耳其离莫斯科多远呢?1600公里。

也就是说,朱庇特弹道导弹对苏联的精华地带也就是欧洲部分几乎可以实现全覆盖,其携带的144万吨当量的W-49核弹头,每一枚都有能力摧毁一座百万人口的苏联大城市。

你要是赫鲁晓夫,你能睡得着么?

所以苏联选择往古巴运送中程导弹,想同样建立对美国的核威慑,这时候美国跳出来了,说你部署导弹威胁了美国安全!你要敢部署,咱们就开战!

在双方僵持的13天里,媒体一再宣传核战争的可怕,政府开始发放碘片,告知民众如何应对核爆炸,如何在核污染的土地上求生,如何进入掩体等等,真真正正把美国人吓到了!

这样一来,美国加强军备,就有了民意基础,再也不会有人批评军方浪费钱了。

于是,国会通过了特别拨款,开始大规模生产导弹、轰炸机、航母,本来已经很庞大的军工集团,变得更为强大了,如今赫赫有名的五大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雷神和通用动力,都是在那个时候崛起的。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承担核战争风险的无辜民众,没人在乎。

艾森豪威尔发现了问题,肯尼迪想解决问题,他不想让军工复合体把国家的财政吸干,就提出,要在1965年圣诞节前美军全部撤出越南,但这一计划断送了军火商们每年高达800亿美元的财路,于是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仇家”暗杀,脑浆子飞了一地。

这就是军工复合体开始绑架美国国家政策的开端,此后,入侵格林纳达、巴拿马战争、海湾战争……

虽然每一场战争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本质,其实还是为了赚钱罢了。

好不容易冷战结束了,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开始极力对西方示好,希望对方彻底给予盼望许久的和平。

但是美国能容忍俄罗斯化敌为友吗?不能啊!

几十年来的冷战,养活了多少针对苏联的情报机构?多少俄语人才?多少苏联问题研究学者?多少吃黑苏联饭的媒体记者?多少反苏人设的议员?

这些,已经成了美国版“百万漕工”,如果真的和俄罗斯化敌为友了,这帮人咋维持生计?

更不要说如果化敌为友,美国在世界上再也难以找到俄罗斯这种体量的军事强国,外界军事压力必将大大减轻,那么美军还以什么理由得到拨款?

所以,对军工复合体来说,一个敌对的俄罗斯,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至于那个时候的中国,那真是穷得叮当响,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就是给美国人踩缝纫机的,还真不配当美国的对手。

后来,俄罗斯被休克疗法搞残,已经不配做一个敌人了,美国这才把目光放到了中国身上,所以“中国军事威胁论”开始兴起,1999年美国国会的各种探讨中,“中国军事威胁”出现了15次,到了2010年就变成了46次,2020年变成了139次。

毕竟,有了假想敌,有了威胁,才有理由提升国防预算,购买更多武器装备,研发新的技术,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续命。

这种行为,在美国有个专业名词:enemy deprivation syndrome,意思是“敌人缺乏综合征”。

这些年,一会本·拉登,一会伊朗,一会IS,其实咱们回顾一下,他们仨一开始不都是美国扶持起来的么?

这是没有敌人,就制造敌人啊!

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结构开始“脱实向虚”,金融资本开始依靠美国霸权获取利益,而获取利益往往伴随着地缘政治冲突或战争。

这样一来,美国的金融财团也成了军工复合体的一员。

如果查一下美国军工巨头的股权就会发现,美国十大财团都离不开军工业务。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掌控着波音公司;

洛克菲勒财团掌控着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和西屋电气公司;

摩根财团掌控着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

波士顿财团掌控着贝尔直升机公司和雷神公司;

梅隆财团掌控着罗克韦尔公司。

军工企业巨头通过引入财团,来获取财团历经百年经营起来的关系网和影响力网,而财团则从武器销售中获得了惊人利润。

就这样,美国军队、财团、军工企业、科研团队、国会议员以及乱七八糟的利益团体组成了一个庞大利益集团,军工复合体模式由此正式确立,就像古罗马时代放贷的贵族与扩张的军队结合体一样,相辅相成,形成了完美闭环。

看完了军工复合体的前世今生我

发布于 2025-08-13 14:43
收藏
1
上一篇:英语中描绘富裕与贫穷的词汇解析,如何准确区分使用 下一篇:股市操盘秘籍,揭秘经典数字密码,助你精准抄底逃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