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在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有时也被称作北苏丹。
北方连接埃及,两国国境线1273公里,还有一些领土争端。东部与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接壤,南邻南苏丹、中非,西部与乍得、利比亚相邻。


苏丹平原

苏丹地势平坦,大部分国土是广阔的苏丹平原。


热带沙漠

苏丹地处北纬23度至8度之间的热带,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最热的季节气温随便就能干到50度。(什么是热带沙漠气候点这里,什么是热带雨林气候点这里)年降水量自北向南由20多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北方干旱多沙漠,南方多草原、森林和沼泽。一半土地被沙漠覆盖,北方分布着广阔的努比亚沙漠和利比亚沙漠。努比亚沙漠几乎没有降水,整个地区干旱荒凉,沙丘遍布,几乎没有绿洲。


青白尼罗河

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苏丹全境,尼罗河的两条重要支流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交汇,向北流淌。两条河水一条呈青色,一条呈白色,交汇而不相融还成为喀土穆一大景观。因为两河分三镇的城市格局,喀土穆还被认为是非洲的武汉。



努比亚文明

公元前3000年前后,今天苏丹境内的尼罗河上游地区出现过一个努比亚文明,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埃及文明的源头。创造这一文明的努比亚人,是一些皮肤深褐色的古代居民。




基督教王国

大约在公元6世纪中期,在苏丹地区出现了一批信奉基督教的王国。苏丹与遥远的拜占庭帝国和耶路撒冷有了紧密的文化与经贸联系。


伊斯兰教

在当时的世界,阿拉伯帝国就像中国大唐帝国一样是世界文明界的优等生。大批富裕又文明的阿拉伯商人移居于努比亚地区,还和努比亚人通婚过日子。公元12世纪以后,代表先进文明的伊斯兰教的强势传播,往昔的教堂或修道院一个又一个地被改造成了清真寺。16世纪前后还出现了两个伊斯兰教王国,苏丹地区最终成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


南北分裂

19世纪,为了掠夺黄金和象牙,埃及入侵苏丹。虽然不断爆发起义,但从1899年开始,英国和埃及开始共同殖民苏丹。北方的阿拉伯人开始从事黑人奴隶的贩卖活动,来自非洲内陆的象牙、黄金和黑人奴隶,通过喀土穆转运到北非和中东。罪恶的奴隶贸易屡禁不止,给苏丹南部地区带来深重灾难,人口锐减,农业荒芜,也在南北方人民之间埋下仇恨的种子。


经济困境

苏丹的矿产资源很丰富,南部发现了石油,西部还发现了铀矿。红海山区可以开采黄金,苏丹是非洲第三大黄金国。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常年内战,工业生产进展缓慢,在南苏丹独立之后,失去80%的石油资源。直到今天,苏丹还是一个农业国家,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天下大同

浩瀚无边的北非沙漠,奔流向前的尼罗河水,恢弘壮丽的努比亚文明,人类信仰的南北迁徙共同塑造了苏丹这个古老国家。苏丹的字面意思是黑人国度,但在历史上经历非常复杂的种族迁徙与民族融合。今天,苏丹拥有4500多万人口,被划分为600多个种族或者部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