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国古代历史上西部和北部从事畜牧业经济的少数民族,用马匹等牲畜和畜产品,与内地换取茶叶、布匹、铁器等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比较集中的大规模的集市性贸易活动。始于唐代,盛于宋、明、清,长达千余年。
主线
主要有三条大道作为主线,青藏道(由四川、陕西等省经甘肃省集中,再转青海省入藏,又称唐蕃古道)、川藏道(由四川省进入西藏)和滇藏道(由云南省进入西藏),跨越了大渡河、岷江、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几大水系。其中青藏道是有史记载的最早商道,而川藏持续时间最长,交通最为复杂交易量也最大,川藏茶马古道是古道沧桑历史与绚丽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
维系汉藏关系
20世纪中叶,腐败而积弱的国民政权无力治理边疆加上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和西藏地方分裂分子的燥动,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近于瘫痪,英印势力大肆渐进,印度商品更是趁机倾销入藏,然而由于藏族“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惟印茶、滇茶皆系热性,而边茶性凉,故终为藏人所了用”,川藏茶马古道成为汉藏关系最为牢固、也是最后一根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