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渣变“绿色宝藏”,7年研发赤泥转化“环保秘方”,红土助力环保新篇章

工业废渣变“绿色宝藏”,7年研发赤泥转化“环保秘方”,红土助力环保新篇章"/

您提到的这个转化工业废渣的技术,很可能指的是利用"赤泥(Red Mud)碱渣"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赤泥是铝土矿冶炼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弃物,碱性、含铁量高、体积庞大,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将赤泥变废为宝,正是环保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您描述的“7年研发赤泥废渣转化‘秘方’”,很可能涉及以下几种主流或前沿的转化利用途径:
1. "建材领域应用:" "生产水泥或混凝土掺合料:" 利用赤泥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将其磨细后作为水泥混合材,或在混凝土中部分替代水泥。这不仅能减少水泥生产带来的碳排放,还能消耗赤泥。 "制造烧结砖、陶粒、轻质墙板等:" 通过适当配比、成型和烧制工艺,赤泥可以作为原料或掺合料生产各种建筑材料。 "路基材料:" 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赤泥可作为路基填料或稳定剂。
2. "资源回收:" "提取氧化铝:" 虽然难度较大,但通过浸出等技术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主要是氧化铝和氧化铁)。 "提取氧化铁:" 红色氧化铁是重要的颜料原料,可以从赤泥中提取。 "提取高

相关内容:

(央视财经《创业英雄汇》)“看到这张照片,恐怕你会认为这是一个旅游风景区,但其实这是一座赤泥堆场,每当我站在这种巨型的垃圾场上,除了惊叹,内心更多的是五味杂陈”。在《创业英雄汇》节目路演现场,程钰用一张图片开始了演讲。“当我们享受铝带来的便利生活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铝的生产过程带来的环境公害”。

这些红色的堆积如山的泥土就是程钰所说的赤泥,它是炼铝过程中排放的一种碱性工业固体废弃物,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吨到2吨赤泥。中国作为氧化铝生产大国,赤泥废渣堆存量十分巨大。据统计,我国赤泥的累计堆存量已经超过11.8亿吨,足能填满60个西湖。一方面赤泥的大量堆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与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减量化利用赤泥的技术迟迟得不到突破,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如何对赤泥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探索的课题,创业者程钰多年来潜心研发赤泥转化秘方,力求使废渣变成优质建材。

程钰一个从贫穷山村走出来的孩子,寒窗苦读23载直到攻读博士,毕业之后程钰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进入到一家科研单位工作,生活如水一般平静。但是,在他的内心却觉得人生如此度过会辜负大好的年华。

2012年,一次常规调研,他迎来了人生方向的转折,也许当时他还意识不到,那像巨山一样的赤泥堆场除了带给他感叹,竟还改变了他的人生。专业的敏感性让他决心在赤泥利用的领域走下去。这一个人生的重大决定,让他在接下来的七年多时间里,走遍了全国近百座赤泥堆场,他人生目标也随着红色的足迹变得越来越清晰,脚下的这片红土也成了他起飞的航线。

程钰毅然离开了舒适安逸的科研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前人从来没有成功过的赤泥规模化利用领域中去,然而过程的艰难是他始料未及的。创业之初,没有启动资金、没有专业的实验室、没有成熟的生产设备,甚至连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他跟团队想尽了一切办法去克服这些困难。为了一个指标的合格,他们可以连续在办公室吃住一个周;为了能够做出符合要求的中试设备,他们自己动手去焊接改造。

经过了起初最艰苦的三年,他们终于实现了核心材料走出实验室,走进了生产车间,从最初的一公斤到一吨、从一吨到百吨千吨,技术层面的突破为接下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年来,经过不懈努力,程钰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复合改性材料,在赤泥中加入这种材料,可以将具有一定污染性的赤泥,转化成绿色、环保、优质、可靠的工程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可以用于修建道路,减少回填沙石对土地带来的破坏,同时还可以降低10%-30%的成本。

目前程钰团队利用改性赤泥,修建了部分高速公路,并申请了五项发明专利。他所做的努力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18年程钰获得了山东省“领军人才”等一系列荣誉,他主编了第一部赤泥公路利用的地方标准,产品入选各部门的推广与产业目录。

“看着一片片红土在我们的努力下,逐渐变成资源宝藏,我的内心无比欣慰”,程钰说,他希望能把更多污染环境的赤泥山,变成一条条坚固环保的高速干线,为大地去除“红妆”,重现绿水青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周五21:48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创业英雄汇》

本期编辑:邵冠豪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发布于 2025-08-11 06:43
收藏
1
上一篇:精致造就顶上功夫,匠心独运的技艺传奇 下一篇:云南红土孕育“金不换”,道地三七的传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