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多地遭遇旱季洪灾,气象部门解析三因素叠加之谜
印尼气象、气候和水利部(BMKG)表示,近期印尼多个地区在传统“旱季”期间遭遇洪灾,是由降雨量异常、季风模式改变以及河流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等三个因素叠加造成的。
"具体情况如下:"
1. "异常降雨量:" 尽管是旱季,但部分地区出现了超出历史同期水平的降雨量。BMKG指出,这是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堤坝压力增大并最终决堤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旱季”内的集中强降雨并不罕见,但今年的强度和范围可能更大。
2. "季风模式改变:" 印尼地处赤道,受季风影响显著。今年的季风模式可能比往年更不稳定,或者雨带分布异常,导致一些本应干燥的地区也遭遇了降雨。
3. "土地利用变化:" 森林砍伐、城市扩张、不合理的排水系统建设等人类活动改变了河流流域的自然地貌和水文条件。植被减少导致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城市硬化表面增加地表径流速度,这些都使得河流在短时间内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降雨,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受灾情况:"
这场在“旱季”发生的洪灾已经对印尼多个省份造成影响,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损坏。受影响区域包括首都雅加达周边地区以及其他一些人口密集的岛屿和地区。
"气象部门的建议:"
BMKG提醒民众
相关内容:
中新社雅加达7月9日电 (记者 李志全)正值旱季,印度尼西亚多地却接连发生洪灾。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9日回应称,此轮极端天气由三方面因素叠加所致,并呼吁各级政府加强防灾准备。
该局气候指数预测工作组负责人英德拉·古斯塔里当天表示,受气候异常影响,今年7月至9月印尼多地降雨量将显著高于常年同期,部分地区或达极端天气标准。
印尼气候常年分雨季与旱季,7月至9月为典型旱季,也是全年最干燥时段,然而近期却洪涝不断。
据印尼国家抗灾署9日通报,西努沙登加拉省多地因强降雨被淹,已致1人遇难、1753人受灾;6日巴厘省突降暴雨,河流泛滥,造成2人遇难;近期,首都雅加达及茂物、唐格朗、勿加泗等周边地区亦多次出现强降雨,引发城区积水和山体滑坡。
另据印尼媒体报道,最新一轮强降雨已导致西雅加达49个社区受灾,部分地区交通受阻。
为何旱季降雨如此频繁?英德拉分析称,当前天气异常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一是海面温度偏高,海水蒸发增强,为降雨提供充足水汽;二是澳大利亚季风减弱,该季风原可带来干燥空气,抑制降雨;三是短周期大气波动频繁,进一步加剧降水过程。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印尼全国近700个气候分区中,目前真正进入旱季的区域不足三成,大部分地区仍有强降雨风险。
“即便处于旱季,我们也必须对水文气象灾害保持高度警惕。”英德拉补充说,这一异常状态可能持续至今年底或2025年雨季转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