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来大陆办了一堆银行卡……全是给诈骗团伙用的

台湾人来大陆办了一堆银行卡……全是给诈骗团伙用的"/

这种说法是一种常见的刻板印象,但并不准确,甚至可能带有偏见和歧视。将大陆的某些非法金融活动简单归咎于台湾居民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全面的。
以下几点需要澄清:
1. "金融犯罪是普遍现象":无论在哪个地区,利用银行账户进行洗钱、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都是犯罪行为。中国大陆有大量的金融犯罪案件,涉及的主体也非常复杂,并非都是台湾人。 2. "犯罪主体复杂多样":在中国大陆进行金融犯罪的嫌疑人来源地非常广泛,包括大陆本地居民、其他省份的居民,甚至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将所有非法账户都归咎于台湾人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简化论。 3. "信息来源不可靠":这类说法往往源于网络传闻、不实信息或媒体的片面报道,缺乏可靠的事实依据。执法部门在处理案件时,会根据具体证据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而不是基于地域歧视。 4. "执法打击":中国执法部门一直在严厉打击利用银行账户进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无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背景如何,都会依法处理。
"总结来说,将大陆的金融犯罪问题归咎于“台湾人来大陆办了一堆银行卡给诈骗团伙用”是不准确的,并且可能助长对台湾同胞的负面刻板印象。金融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法律、监管、教育等多个层面来综合治理,

相关内容:

2017-08-30 21:35

台湾男子林某,除了有当地一家机械厂工人的身份外,还是一个“卡贩子”。

卡,是一般的银行储蓄卡,用林某自己的身份,到大陆各大银行办,办好匆匆回到台湾后,会立刻高价卖给别人。

今年以来,林某一共三次来大陆办银行卡,来回的食宿费用,都有买卡的人负责报销。

既然跟大陆没有生意业务往来,他为什么要办银行卡?登记着自己名字的卡,为什么会卖给别人?别人买卡,有什么用?

这个月21日,林某第三次从台湾飞到大陆。在宁波下飞机后,他带着两个朋友,一路到了台州。

8月25日上午,林某拿着身份证件,走进台州椒江的一家银行,按照正常办卡程序,柜员会询问客户,尤其是境外客户几个问题:在台州哪里上班?暂住哪里?

林某支支吾吾,一看办卡没戏,三个人转身就走了。

台湾人、不能提供身份信息,这两个信息,引起了柜员的警惕,因为从去年年底开始,台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就已经向各大银行发出通报,密切注意来大陆办银行卡的台湾人。

等他们走远,银行马上将情况反馈给反诈中心。

果然,经过公安内部信息查询,这个林某子从今年3月至8月期间多次入境,在大陆办理了大量的银行卡,名下的其中一张卡,已经上了大陆网络诈骗的黑名单。

当天下午3时,民警查到男子已入住了椒江的一家宾馆内,并立即赶往宾馆抓捕。监控显示,男子在下午2时左右离开酒店,但未退房。

民警随后对宾馆的各个出口进行蹲守,当晚7时许,当男子出现在酒店大堂时,被守候已久的民警抓获。

林某承认,自己来大陆,就是为了给诈骗团伙办卡,来一次待7天,往返机票由负责对方,在大陆的食宿费用,回去凭发票报销。

据林某交代,今年年初,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大款”,对方表示,每办成一张大陆的银行卡,就有1000元的酬劳,还给报销出门的所有“餐旅费”。

林某心里其实很明白,这些卡是用于不法犯罪的,可是来钱快又轻松,他没法拒绝这份“美差”。

今年3月份,林某在安徽合肥等地,办了5张银行卡,获利5000元人民币。6月份,他再次在浙江嘉兴、绍兴等地,办理了6张银行卡,获利6000元人民币。林某还按照对方的要求,将每张办理的银行卡都开通了网银功能。

卡办好后,林某会把卡、安全U盾、数据线以及一张写好密码等信息的纸条,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诈骗团伙的人,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在审查室里,林某交代了今年3月至8月,从台湾到大陆地各,在多家银行办理11银行卡,后将这些银行卡高价出售他人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事实。

不过,根据国内商业银行规定,每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办一张卡,所以这次他带了两个新人来,就是自己办卡的额度满了,也可以指导他们办。

目前,林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椒江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警方说,这样的案子,在台州还是第一次办。

发布于 2025-08-10 09:28
收藏
1
上一篇:“City不City”在台湾爆红,成表达大陆好感新词汇,国台办正面回应 下一篇:沪台青畅享支付新纪元,感受便捷实惠,体验支付服务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