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级酒店面临危机,亚朵全季“不务正业”逆袭,竟成行业颠覆者?

五星级酒店面临危机,亚朵全季“不务正业”逆袭,竟成行业颠覆者?"/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也是中国酒店市场竞争格局演变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说法:
1. "市场定位与策略差异:" "传统五星级酒店 (五星级酒店):" 通常更注重硬件设施的高端化、服务的标准化和标准化(有时略显刻板),目标客群是商务差旅、高端会议或追求极致住宿体验的客人。它们往往拥有较强的品牌历史和酒店管理集团背景。 "亚朵、全季等(亚朵酒店集团/季选酒店集团 - 两者有联系但品牌定位略有侧重):" 采用的是更现代、更灵活的市场化策略。它们强调“生活方式酒店”概念,注重文化、体验和服务的创新,例如引入“住交云”(亚朵)平台,连接住客与本地生活服务,提供“轻社交”空间,鼓励住客互动。它们在服务上更强调个性化、场景化和互联网思维,价格通常也更具竞争力,目标客群更广泛,包括年轻客群、休闲度假客群等。
2. "“不务正业”的解读:" 从传统五星级酒店的角度看,亚朵、全季等可能确实显得有些“不务正业”。它们不专注于纯粹的住宿服务,而是将酒店空间视为一个“平台”,整合了餐饮、零售、娱乐、社交、本地生活服务等多元业态。这超出了传统

相关内容:


近几年,外资巨头们集体甩锅,使得国内的五星级酒店纷纷寻找下家。


随着“身份象征”的五星级酒店的热度降温,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在缩小。


与此同时,亚朵、全季等品牌用“不务正业”的方式,以30%的年均增速疯狂占领市场。



而且,亚朵们还用一套“野路子”玩法,正在偷走那些五星级酒店的最后一块“蛋糕”。



亚朵们的“野路子”,凭啥让打工人上瘾?


当五星级酒店还在靠客房收入苦苦挣扎时,亚朵们早已另辟蹊径,把酒店变成打工人的“第二个家”。


在这里,出差不再是“睡一晚就走”,而是能住、能买、能投资,甚至能“薅老板羊毛”的生活场景。


这种“不务正业”的打法,已占领全国1619家亚朵和3000家全季酒店的日常。



而亚朵们的核心逻辑,是吃透了打工人的差旅刚需。


87%公司的差旅标准在从300元至600元,而亚朵、全季的房价正好“精准狙击”。


更有意思的是,全季竟把店开在写字楼楼下,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等地,步行10分钟就能从会议室钻进客房。


这种“贴脸式”布局,让打工人省去通勤烦恼,也让企业审批变得顺畅。


更巧妙的是,亚朵们把客房变成了“沉浸式体验店”。


走进亚朵,从床垫到枕头,从茶杯到香薰,都能扫码带走。



2024年,亚朵就单单深睡枕卖出了380万只,还有浴袍都成了爆款。


杭州有个亚朵店推出“睡眠实验室”,住客可以试睡不同软硬度的床垫,离店时还可以下单,该店就去年“618”单店零售收入超50万元。


这种“体验即消费”的生活场景,让亚朵的零售收入占比近30%,远超传统酒店5%的衍生品营收的天花板。


会员体系的构建,更是将用户黏性推向新高度。


全季靠2.7亿华住会员,80%订单来自自有APP,彻底摆脱对平台依赖。


亚朵更绝的是,推出“2元当股东”计划,天津某分店5小时众筹5000万,65%投资人竟是住客。



这种把用户变成“自己人”的玩法,让亚朵业绩暴涨,复购率是五星级酒店的4倍。


当五星级酒店还在比拼“总统套房有多少平方米”时,亚朵们早已看透打工人。


也就是说,本质是对“人”的重新理解,将“酒店”重新定义为“生活场景”。


用价格卡位解决“能不能住”,用体验消费解决“想不想买”,用会员制解决“会不会再来”,它们把每个住客变成“用户+消费者+传播者”。


这样的“能睡好觉、能办好事、能花少钱”的“第二个家”,谁能拒绝?



五星级酒店,你凭啥卖这么贵?


在亚朵们疯狂扩张时,五星级酒店正陷入“老化怪圈”,用15年前的装修、10年前的服务,接待今天的打工人。


数据显示,2019—2024年,171家五星级酒店被摘星,超九成现存五星级酒店建于2010年前。



这硬件老化只是表象,但那三重致命伤正在掏空它们的根基。


改造成本让酒店陷入“越旧越难改”的循环中。


翻新一家五星级酒店动辄数亿元,相当于亚朵开30家新店的成本,回报周期长达10年以上。


可惜这样的投入产出比,让多数酒店只能 “缝缝补补”。


比如北京东三环某老牌酒店,客房内 2008 年的背投电视连投屏都做不到……


服务模式固化,高端变成了高冷。


五星级酒店死守标准化流程,从迎宾礼仪到客房服务都像复刻十年前的剧本,却没人在意打工人真正需求。


反观亚朵们,不仅将退房时间延至18点,还提供代收快递等“野路子”服务,精准切中打工人“出差即生存”的痛点,也恰是五星级酒店所缺失的温度。



价格与需求错位,出差党们集体“叛逃”。


2024年,五星级酒店均价599元,虽同比降5%,却几乎高于中小企业的差旅标准。


比如说,广州某五星级酒店推出399元的特价房,却因浴缸霉斑、床垫塌陷被小红书骂上热搜,同期亚朵新店出租率高达92%。


更尴尬的是,它们会议室空置率超70%,而全季大堂的免费茶座,清晨8点就挤满改PPT的打工人。


而这些问题相互叠加,让五星级酒店的业绩根本就没缓过来。


据文旅部数据来看,对比 2018 年的过亿营收,2023 年单家五星级酒店的营收为 8799 万元,差距依旧明显。



曾经的“身份象征”,如今被打工人正从“高端体验”沦为“硬件过时、价格虚高”的代名词。


五星级酒店的衰落,其实本质就是“伪奢华”与“真需求”的错配。


当打工人需要洗衣、改签、临时办公等生存型服务时,它们却把预算砸向进口鲜花和钢琴师时薪。


就算硬件老化可改造,但始终不懂“高端服务是直击痛点的关怀”,再华丽的水晶吊灯也照不亮空心的奢华。



五星级酒店的未来在哪里?


而亚朵、全季等中端酒店用“酒店+零售+会员”模式横扫市场时,五星级酒店正困在“高端标签”与“真实需求”的矛盾中。


万豪、洲际等国际品牌的平价线2024年入住率不足50%,但亚朵同期净利润却激增55.3%。


这一反差背后,是“奢华惯性”与“实用主义”的激烈碰撞。


五星品牌的平民化之路,走得磕磕绊绊。


以万豪为例,300-500元的定价本想吸引年轻人,却因保留五星级服务流程和强制服务费,被吐槽“花冤枉钱”。


反观亚朵,把客房变成“生活卖场”,深睡记忆枕、香薰等用品扫码即购,2024年零售GMV达25.92亿元,单店零售收入占比近30%。


这种“出差也能买好物”的思路,精准踩中打工人“实用至上”的心理。


会员体系的差异,更暴露了两类酒店对用户的不同理解。


五星级酒店会员复购率不到30%,而亚朵会员年平均住12晚,全季80%收入来自会员。


亚朵通过会员积分兑换日用品、延迟退房等权益,让用户觉得“住酒店能攒生活”。


而五星级酒店的会员福利,还停留在“优先办理入住”的老套服务,那自然留不住人。


谁能想得到,场景创新的差距,则更为明显。


亚朵们把免费洗衣房、凌晨热粥等“小需求”做到极致,而五星级酒店却花千万升级大理石大堂、进口鲜花……



简单地说,它们误把“奢华堆积”当高端,却忘了高端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行业顾问说得好:“现在酒店竞争的不是谁更奢华,而是谁更懂用户。”


亚朵的成功,靠的是精准匹配企业差旅预算(300-600元)、把床品做到极致舒适、让会员积分能当钱花。


当五星级酒店还在纠结浴袍材质时,亚朵用户们已兑换了第四套同款床品。


未来的酒店业,不会再以“星级”分高低,而是看能否成为“打工人的移动栖息地”。



80%的差旅人群需要的不是迎宾礼节,而是能睡好觉、办好事、少花钱的地方。


五星级酒店若想翻盘,就得放下“五星级”的架子。


在免费洗衣房里藏温度,在会员福利里藏实用,在凌晨的热粥里藏对用户的理解。


毕竟,当“痛点”变成“卖点”,星星才会真正亮起来。


-END-

参考资料

网易数读:《五星级酒店,干不过亚朵全季们了》

三联生活周刊:《五星酒店集体大甩卖,为什么豪华酒店都开不下去了?》

观察者网·趣解商业:《去下沉、搞副业,华住、亚朵们的新战场》

搜狐网:《全季|开业7天满房,多项经营数据领跑,他做对了什么?》

作者:无为的尖叫

编辑:歌

发布于 2025-08-09 13:42
收藏
1
上一篇:华住旗下汉庭酒店荣登全球TOP50榜首,彰显中国酒店业新实力 下一篇:全季酒店疑云,客房服务中为何总备有水?是怕我渴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