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在古印度时期,有一年天气大旱,那烂陀寺的僧人也没有什么食物吃,于是有几个僧人开始向佛祖祈求,祈求给一点食物,话音刚落,一只大雁从天而降,这几个僧人认为,这是佛祖赐予他们的食物。度过旱灾之后,他们在大雁曾经跌落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塔,这就是雁塔,而西安的大雁塔,就是曾经那烂陀寺大雁塔的翻版,最早是九层,经过各代的维修修葺,现在是七层。雁塔是西安人心中的图腾,雁塔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这就是,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国史!
原创声明:
作者:戴智江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于西安大雁塔的名字,流传最广的说法确实与大雁有关,但这只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真相。
"民间传说:"
相传,唐代玄奘法师(唐三藏)从天竺(印度)取经归来后,为了保存由他亲自带回的经卷佛像等佛家珍宝,请求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今西安)建造一座塔。但当时的长安城地势较低,且靠近渭河,常有水患。于是,有人建议仿照天竺(印度)的窣堵坡(Stupa)样式,建造一座高塔,以利于保存经卷并防止水淹。
为了从天竺请来建造所需的木材,工匠们需要出海。据说,他们乘坐的木筏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眼看就要沉没。危急时刻,有位高僧(一说就是玄奘本人,一说就是观音菩萨显灵)指点了方向,让工匠们把木筏绑在大雁的腿上。大雁带领着木筏一路向北,最终安全抵达了长安。
为了感谢大雁的救命之恩,也为了纪念这段神奇的“雁运”经历,唐太宗便赐名这座新建造的塔为“大雁塔”。
"历史真相:"
然而,这个传说更像是一个美丽的附会故事。从历史和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大雁塔的名称由来另有
原创声明:
作者:戴智江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