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暴力升级根源探究,贫困与不公之外,境外势力“瞎搅和”成关键难题

香港暴力升级根源探究,贫困与不公之外,境外势力“瞎搅和”成关键难题"/

香港近年来发生的社会动荡,其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因素。贫困、不公平感确实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原因。以下是一些更全面的分析:
"1. 经济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 香港的贫富差距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下层民众生活压力巨大,住房、教育、医疗等成本高昂,而收入增长却相对缓慢,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积累。 "经济结构单一:" 香港经济高度依赖金融、地产业等,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导致就业机会减少,经济前景不明朗。 "住房问题:" 住房成本高昂是香港社会矛盾的重要引爆点,政府住房供应不足,房价持续上涨,许多年轻人难以负担得起住房,导致社会焦虑。
"2. 政治问题:"
"民主诉求:" 香港市民长期以来一直追求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包括普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但政府的政治改革步伐缓慢,未能满足市民的期望,导致不满情绪升级。 "中央与特区关系:" “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中央与特区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争议,例如国民教育、基本法解释等问题,引发了部分市民的担忧和不满。 "缺乏沟通和协商:" 政府在处理社会

相关内容:

常青松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博士

自香港暴力逐渐升级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已连续四次颁布针对企业和市民的支援计划,耗资超过250亿港元。纾困措施虽然缓解了中小企业和普通市民因社会动荡而产生的经济压力,但对于扭转经济困局、恢复长治久安,仍然任重道远。香港要恢复持久的稳定、安全与繁荣,眼前要做的是止暴制乱、恢复秩序;长远来看更要标本兼治,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市民的国家认同。

香港困局错综复杂,日益成为国内外各方势力的角力场。如果说暴民点燃了香港的熊熊烈火,西方阵营特别是美国反华势力持续添油加火,以求在中美博弈中牵制中国;台湾民进党当局也是煽风点火,以求在“抗中独台”的路上越走越远;港独势力更是煽动本土民粹,以期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最终火势愈演愈烈,烧毁了广大市民的家,也烧毁了东方之珠的熠熠光辉。然而,追根刨底,香港严峻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以及市民的国家认同危机等早已为这场火灾埋下了万恶之源的火种。

香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社会之一,2017年人均GDP高达46,194美元,按购买力平价排名位居世界第十。然而,其惊人的经济表现背后是社会经济剥夺扩大,绝大多数市民为了生存活得相当艰辛。以基尼系数为例,香港的基尼系数从1971年的0.430增加到2016年的0.539,高于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

基尼系数过高表明香港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全体市民受益,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生活在贫困边缘。根据官方拟定的贫困线(全港家庭月收入中位数的一半),2016年共57万户家庭约134万人为相对贫困人口,贫困率高达19.7%。尤为严峻的是,根据一项香港贫困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2016年约有51%的香港人有主观贫困,即自我评价为穷人。众所周知,参与社会暴动的大多数人来自于较低的社会经济阶层。

另一方面,香港是功利文化盛行的地域,突出表现就是利己主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次动荡中会有沉默的大多数人一直在观望,使得正义法制无法彰显,暴力行为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资本功利主义的另一个表现是竞争意识强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弱势群体在香港会生存得十分艰辛,生活成本极高。社会剥夺会加剧社会阶层对立,最终激化更多的社会矛盾。

然而,港府也是一直秉持资本自给自足的价值取向,在解决贫困问题中一直采取被动和软弱的态度,提出的扶贫建议是补救的,而非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这一点早已受到市民及专家学者的严厉批评。

最重要的是,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和挥不去的历史传承,与长期形成的殖民烙印,让港人在回归后的日子里难以形成统一的身份认同。然而爱国教育一直相对缺位,市民的国家认同严重缺乏,这种“认同真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首先,他们忧虑香港会“内地化”,担心本土的生活环境会受到改变。其次,随着内地的崛起,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吸引资本技术的桥梁地位大大减弱,有一部分精英派忧虑香港会被“边缘化”。最后,本土意识增强,青年群体逐步走向社会舞台,对祖国抱有天然的陌生感和疏离感,当与“港独意识”结合时,就融成了不合作的政治抵抗方式。

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而言,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长远计议来看,香港必须实质性地增加社会公平,加强人文关怀和人民福祉,提高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正如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所言,香港应该按照“一国两制”的要求,完善特区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同时关心国家发展全局,维护国家政治体制,积极参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让香港在国家发展中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同时把握新机遇,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力。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香港局势,从历史及国际的视野去理解港人的选择和期望。即使现在的动荡令所有真正热爱香港的人感到失望和心痛,但国人仍然要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香港完善的社会法治体系、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成熟的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国际一流的创新力都是值得内地学习的。

香港永远是祖国母亲的香港,香港受损必然殃及祖国。因此,祖国一边继续优化发展壮大自身,一边要发挥智慧逐渐吸引香港人民对祖国产生感情依恋。祖国人民应该展现更大的胸襟和关爱,支持香港的健康成长,永葆东方之珠的灿烂辉煌!(责任编辑:王鑫)

发布于 2025-08-08 04:58
收藏
1
上一篇:“把香港搞这么乱,我和你急”,普通人视角下的中国强大之路 下一篇:香港之乱,为夺权违法达义七场仗,法治意识遭彻底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