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 “山” 是指哪座山?90% 的人都猜错了
提到山西,很多人会想到五台山、太行山,但山西名字里的 “山”,其实指的是太行山—— 这座横亘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之间的巨山,硬生生把 “山之西” 变成了一片独特的地域。

太行山不是一座孤立的山,而是南北绵延 400 多公里的山脉,像一道天然的城墙,把山西与河北、河南隔开。古代打仗时,太行山的八道关隘(比如娘子关、雁门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守住这些关口,山西就成了易守难攻的 “堡垒”。也正因如此,山西形成了独特的方言、民俗,连饮食都带着 “山以西” 的印记 —— 比如爱吃醋,就和太行山阻隔导致盐运不便有关。

有人会问:五台山比太行山名气大,为啥不叫 “五西”?其实在古代,“山西” 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的地理划分就是以太行山为界,西边叫 “山西”,东边叫 “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不是一回事)。后来行政区划变了又变,但 “山西” 这个名字,硬是靠着太行山的存在感保留了下来。
现在去山西旅游,站在太行山大峡谷的悬崖边往下看,就能明白为啥古人对这座山如此执着 —— 脚下是山西的黄土坡,对岸就是河北的平原,一步跨过去,仿佛穿越了两个世界。
你去过太行山吗?觉得它配得上山西的 “灵魂之山” 吗?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