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揭露,古巴旅游业繁荣背后种族不平等加剧问题
是的,确实有一些英国媒体和其他国际媒体的报道和分析指出,古巴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的种族不平等现象。
这种观点通常基于以下几点:
1. "就业机会分布不均":旅游业为古巴经济贡献了重要收入,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机会往往更多地流向白人古巴人,尤其是在管理、酒店、餐饮等直接面向游客的岗位。而占人口多数的黑人古巴人,在就业市场上可能面临更多歧视,或者只能从事薪资较低、稳定性较差的工作,如建筑、农业或服务业的底层岗位。
2. "经济利益分配不均":旅游业的利润往往集中在国家层面或少数掌握资源和资本的人手中,普通民众,特别是黑人社区成员,从旅游业发展中直接获得的惠益相对较少。
3. "社会资源与基础设施":靠近旅游区的社区,其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和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可能会因旅游业发展而得到改善,但这些改善往往不成比例地惠及白人居民居住的区域,而黑人社区可能仍然面临落后状况。
4. "文化形象与刻板印象":旅游业有时会强化关于古巴种族关系的刻板印象,例如在宣传中过度突出白色、阳光、海滩的形象,而较少展现黑人文化和社区的真实生活,这可能进一步影响黑人群体在社会中的认知和地位。
5. "历史遗留问题":古巴革命
相关内容: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路透社2月3日报道,随着美国和古巴外交关系逐渐融冰,古巴首都哈瓦那旅游业发展迅猛,但同时,这里的种族不平等问题也更加引起外界关注。
报道称,去年,在美古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后,古巴经济增速达4%,接待游客数超过350万。古巴国内住宿和餐饮业也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然而,与此同时,古巴的贫富差距和种族问题却日益严峻。黑人群体的资金获取渠道有限,他们没有亲戚在外国给他们送来外汇,家族资产也不够雄厚,因而无法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贫穷只能“代代相传”。
一位古巴种族问题专家表示,古巴革命之后,大量白人移居美国,在迈阿密、佛罗里达等离古巴很近的美国城市定居,他们通过汇款为古巴国内的亲属提供资金。现在正是这一点,成了古巴种族问题凸显的一大根源。
据报道,古巴的黑人主要是非洲人后裔,他们在16世纪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入到古巴,从事甘蔗种植工作。虽然1886年古巴的奴隶制被废除,但黑人仍继续从事一些收入极低的苦力工作,时至今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实习编译:李婧雯 审稿:谭利娅)
责编:李婧雯 谭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