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温升高和北极海冰的自然变异导致北极夏季融冰时间更长,冬季再结冰不完全。北极熊寻找食物也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它们需要借助海冰捕捉海豹,海豹也要依赖海冰抚养幼崽。图:一头三个月大的北极熊幼仔依偎在母亲怀中寻求安慰。摄影:诺伯特•罗辛

格陵兰海豹相对较少在陆上活动,它们喜欢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中畅游。这些圆滑的游泳健将在冰冷的海水中徜徉并以鱼和甲壳类动物为生。它们能够在水下呆15分钟之久。图:一头格陵兰海豹幼仔正在北极的冰面上休憩,它的母亲仅仅凭借气味就能将它与几百头同类区分开来。摄影:诺伯特•罗辛

名副其实的白靴兔拥有宽大的脚,它们的脚可以阻止它们在行走时或跳跃时沉入雪中,而脚底下也有毛可以保温。白靴兔在冬季时皮毛雪白,然而夏季则变成棕色,完全改变颜色要花上长达十个星期的时间。摄影:迈克尔•S•奎因顿

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个研究团队曾经观察到一头饥饿的北极熊在吃一只海豚,并把吃剩的食物放在积雪中储藏起来供以后食用,从许多方面说这都是个令人惊叹的现象。图:雌性北极熊可谓是尽职尽责的母亲。它们通常每胎产两仔,幼仔呆在母亲身边,直到年满两岁掌握捕猎技能,能够独立生存。摄影:诺伯特•罗辛

北极贼鸥又称为短尾贼鸥,繁殖于北极地区;冬季南迁至南方的海域。大部分贼鸥都依靠盗取其他鸟类的食物为生,是动物界名副其实的“禽中海盗”,有时贼鸥还会抢占其他鸟类的巢穴。摄影:保罗•尼克伦

北极狐对环境的耐受力极强,能够在酷寒中生存,栖息在寸草不生的陆地上。它足跟覆盖着皮毛,耳朵和口鼻较短——这些都是适应严寒的重要特征。北极狐掘洞而居,当暴风雪袭来,它们会在雪中掘洞作为安身之地。北极狐拥有美丽的白色皮毛(有时蓝灰色),因此可以在冬季隐蔽在周围环境之中,这自然形成的颜色使它们与苔原上无处不在的冰雪融为一体。北极狐皮毛颜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在夏天呈棕色或灰色,便于隐蔽。摄影:诺伯特•罗辛

独角鲸是一种生活在北极水域的鲸。这种鲸长着长长的牙齿,跟象牙一样,于是有人便称它为“海中独角兽”。初生的独角鲸体长约5英尺(1.5米),体重在175-220磅(79-100千克)之间。 独角鲸通常每两到十头为一群。摄影:弗利普•尼克林

北极海鹦的颜色与企鹅类似,但色彩缤纷的喙为它们赢得了“海鹦鹉”之称。它们的喙在冬季褪成单调的灰色,春季又重新绽放出色彩——暗示着对潜在配偶的吸引力。北极海鹦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海上,只在春夏两季成群结队返回陆地以繁衍后代。海鹦在空中的飞行速度惊人,每分钟可拍击翅膀400次,时速达55英里(88公里)。摄影:罗伊•托夫特

白鲸不同寻常的颜色使之成为人们最为熟悉,也最容易辨别的鲸类。幼鲸出生时呈灰色甚至棕色,五岁左右性成熟时颜色才褪成白色。白鲸体型较小,前额呈圆形,没有背鳍。白鲸通常群居,称为鲸群(pod),它们社会性很强,擅长用声音交流,丰富的语言包括弹击声,哨声和撞击声,也能够模仿许多其他声音。白鲸在北冰洋沿岸的海水中十分常见,在亚北极地带也有它们的踪迹。摄影:布莱恩•J•斯凯里

雪鸮美丽的白色羽毛帮助它们隐藏在北极地带的栖息地中。只有雄性雪鸮通体纯白,幼雏羽毛呈黑色并带有斑点,而雌性雪鸮羽毛为白色,但翅膀上有斑点。摄影:诺伯特•罗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