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阳光把阳台瓷砖晒得发烫,你摸着绿萝发黄的叶子叹气——去年夏天买的多肉死了3盆,今年想养点能开花的,可翻遍养花群,大家都劝:“夏天养花就是找罪受,不如等秋天。”难道夏天的阳台只能摆绿萝?其实不然,有几种粉色花,天生就爱夏天的热,只要养对了,能从6月开到9月,比春天的花还热闹。
说到夏天的花,谁能绕过荷花?作为十大名花之一,粉荷花的花期从6月持续到9月,粉色花瓣像浸了晨露的霞,浮在水面上,连叶子都带着清苦味的香。可很多人觉得“荷花要种在池塘里,阳台养不了”,其实我邻居用泡沫箱种的荷花,去年开了12朵,比公园的还艳。
核心痛点:怕“阳台没池塘”,其实泡沫箱就能解决。
具体解决方案:选直径30cm以上的泡沫箱(越大越好),装半箱塘泥(没有的话,用园土加1/5腐熟羊粪代替),把藕种埋进去,芽尖朝上,然后加水至没过泥面5cm。放在南阳台每天晒8小时以上(越晒越爱开),每周用磷酸二氢钾1:1000兑水浇一次(别浇在叶子上),叶子发黄就加几滴硫酸亚铁(1:2000兑水)。等第一朵花谢了,把残花剪掉,能促进下一朵开。
如果说荷花是夏天的“大家闺秀”,那睡莲就是“小家碧玉”。昆明湿地公园的粉色睡莲刚进入最佳观赏期,淡粉色花瓣像睡美人的裙摆,浮在水面上,清晨6点开得最艳,傍晚就合上,像在跟太阳撒娇。有人说“睡莲难养,容易烂根”,其实是水没选对。
核心痛点:怕“水脏烂根”,其实晒过的自来水就行。
具体解决方案:选直径20cm以上的陶瓷盆(别用塑料盆,容易长青苔),装1/3河泥(没有的话,用园土加1/10腐熟蚯蚓粪),把睡莲块茎埋进去,芽尖露出泥面1cm。然后加晒过2天的自来水,至没过芽尖2cm(水太深会烂芽)。放在南阳台每天晒6小时以上,水脏了就换1/3(别全换,容易刺激根系),每月加一次水生植物专用肥(比如花多多10号,1:1500兑水)。
小时候老家的围墙边,野蔷薇开得像粉色的云,花期从5月到7月,花量大得能盖住围墙,连路过的人都要停下来闻闻。现在城市里也能养,只要有个花架,它就能爬满。可有人养的野蔷薇只长叶子不开花,其实是修剪错了。

核心痛点:怕“只长叶不开花”,其实冬季修剪是关键。
具体解决方案:每年12月(落叶后)修剪,把细弱的枝条(直径小于0.5cm)剪掉,留3-5根主枝,每根主枝留10-15cm(别剪太短,会影响开花)。春天3月,施一次腐熟的鸡粪(每盆埋200g),然后每周喷一次磷酸二氢钾1:1000兑水(喷在叶子背面),直到花苞出现。蚜虫多的话,用吡虫啉1:1500兑水喷,每周一次。
石竹可能是夏天最“皮实”的花了,多年生草本,花期从5月到10月,粉色小花像星星,开得密密麻麻,连叶子都带着淡淡的香气。有人说“石竹怕热,夏天会枯”,其实我去年在北阳台种的石竹,温度38℃还开得好好的。

核心痛点:怕“热枯”,其实通风是关键。
具体解决方案:选透气的沙壤土(园土加1/3珍珠岩),用排水好的塑料盆(别用陶瓷盆,容易积水)。放在北阳台(每天晒4小时以上,避免中午强光),每天早上9点前喷一次水(别浇到花上,容易烂瓣),每两周施一次液态肥(比如花多多2号,1:1000兑水)。叶子发黄的话,加几滴白醋(1:500兑水),能调节土壤酸碱度。
凤仙花是“童年的花”,小时候用它染指甲,现在还是那么受欢迎。粉色凤仙花的花期从7月到10月,花朵像小喇叭,开得热热闹闹的,适合阳台种。有人说“凤仙花容易倒伏,开不多”,其实是没给它“撑腰”。
核心痛点:怕“倒伏”,其实一根筷子就能解决。
具体解决方案:选排水好的花盆(比如加仑盆),装园土加1/3腐熟花生壳(增加透气性)。把种子撒进去,盖1cm的土,浇水保湿(别浇太多,容易烂种),5天就能发芽。等苗长到10cm高的时候,插一根筷子(或者竹片),用绳子轻轻绑住茎部(别绑太紧,会勒伤),防止倒伏。每周施一次稀释的氮肥(比如尿素1:1000兑水),开花后改施磷钾肥(磷酸二氢钾1:1000兑水)。

夏天不是养花的“禁区”,这些粉色花天生就爱夏天的热——荷花要晒够太阳才开,睡莲要靠夏天的温度催花,野蔷薇要夏天的雨才能长得旺。只要选对品种,做好养护,阳台也能变成“粉色花园”。
赶紧去花市买苗吧!这个夏天,让你的阳台开满粉色的花,连风都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