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里子探秘,从“樗”的植物世界到椿意深长的父爱传承

樗里子探秘,从“樗”的植物世界到椿意深长的父爱传承"/

我们来聊聊“樗里子”这个名字背后涉及的两个植物:"樗 (chū)" 和 "椿 (chūn)"。这两个字读音相同,但意思和象征意义差别很大。
"一、 樗里子 (Chū Lǐ Zǐ) 与 樗 (Chū)"
1. "樗 (chū) - 指的是一种树木:臭椿" "植物学上:" 樗通常指"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也叫"白椿"、"曲树"等。它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 "字面意思/俗称:" “樗”字本身就带有“臭”的意思,因此臭椿被称为“樗”。这并非贬低,而是对其气味的一种描述,尤其在春天开花时,其气味有些人觉得难闻。 "象征意义:" 正因为臭椿的某些特性(如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但也可能被视为“杂树”),在古代文化中,“樗”有时被用来比喻"才能平庸、无用之人"。这与《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有关: 文中提到,惠子谓庄子曰:“子之惠,大而无当。”(你的惠施(人名),理论宏大却没什么实际用处。) 庄子则

相关内容:

香椿芽

香椿,楝科香椿属,第一次知道香椿芽可以作为蔬菜(树上蔬菜)食用,还是早年在看cctv农业频道,早已忘记了那时讲的什么了,只记住了这个东西很贵,也挺意外的家乡的人有食用它的习惯,也就难以想象苏轼《春菜》:“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的感觉了。或许是我不在那个年代的了。

而在老家的门前就有一片的香椿,可是自打记忆以来,它们似乎从没长大过,时间在它们身上停滞了一般,除了春秋守时变化,印象中就是沧桑感十足的剥落树皮,因为长的慢,材质好,自带美丽纹路,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誉。

也因其长寿,后用来形容高龄,如:椿年(椿树的年龄。比喻长寿);椿龄(祝人寿考之词);椿寿(大椿的寿命。比喻长寿,高龄),《庄子·逍遥游》中也有提到:“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也就作为长寿的象征了。

后来也用它当做父亲的代名词了,相信好多朋友或许都会听过萱草和母亲的关联,萱堂代指母亲,而与之对应的椿庭代指父亲,椿萱也就是父母的意思了,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健在)想必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汉·牟融《送徐浩》

巧的是,还有一个和它名字相对的树

臭椿,苦木科臭椿属,既然是不同科,差距就不只一点点差,相对嫩芽可食用的香椿来说,它的叶子是臭的;臭椿的树皮是光滑的,生长非常快,常用作庭院树,有“庭院树之王”之称,当然木质也就不怎么可说了。这点千年前的庄子也同样有过对它的描述。

不过那时候它的名字是叫“樗”chu,《庄子》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单就这个“樗”字而言,想必因为一部《芈月传》,都会熟悉这样一个人物——樗里子,,嬴姓,名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渭南)而称樗里子。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

后面再碰到臭椿,是否可以有这样的场景尼

“快看,樗”

“chu?”

“樗里子啊,芈月传啊”

“哦”

也会喜欢记住它的吧。

发布于 2025-08-06 21:58
收藏
1
上一篇:故乡情深,探究“桑梓”与“椿萱”背后的寓意与深刻含义 下一篇:高堂椿萱萱堂,家家户户家严弄璋弄瓦,探秘古时众多称谓的奥秘